《出塞曲 其七》

时间: 2025-01-11 09:11:04

卫霍邀勋日,三河聚控弦。

阵云寒压地,猎火远烧天。

玉帐分旗直,金戈枕月眠。

羽书飞报捷,天子在甘泉。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出塞曲 其七

作者: 林鸿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卫霍邀勋日,三河聚控弦。
阵云寒压地,猎火远烧天。
玉帐分旗直,金戈枕月眠。
羽书飞报捷,天子在甘泉。


白话文翻译:

在卫霍将领的邀约下,英勇的士兵们汇聚在三河之地,准备出征。寒冷的云层低沉地压在大地上,远处的猎火在天空中闪烁。玉帐中的旗帜笔直地飘扬,金戈则在月光下静静地安卧。捷报通过羽书飞来,天子正在甘泉之地等待好消息。


注释:

  • 卫霍: 指卫青和霍去病,西汉著名的将领。
  • 三河: 指黄河、淮河和长江,古代中国的主要河流,象征着战场。
  • 控弦: 练习弓箭,指士兵们整装待发。
  • 阵云: 战阵中的云层,形容战场的紧张氛围。
  • 猎火: 打猎时点燃的火,象征着战斗的火焰。
  • 玉帐: 指将领的帐篷,通常用华丽的材料制成。
  • 金戈: 指武器,象征士兵的勇猛。
  • 羽书: 古代用鸟羽制作的信件,象征快速传递信息。
  • 甘泉: 地名,位于陕西,汉武帝的行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鸿,明代诗人,生于晚期,作品多描写边塞、战争等主题,风格雄浑有力。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军事活动频繁的背景,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将士英勇的赞美。


诗歌鉴赏:

《出塞曲 其七》是一首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描绘了将士们在出征前的紧张气氛与英勇精神。诗中通过描绘卫霍将领的号召,士兵们的集结,展现了战斗的准备状态。开篇的“卫霍邀勋日”,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也突出了士兵们的骄傲与使命感。接下来的“阵云寒压地,猎火远烧天”,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斗临近的紧张气氛,寒冷的云层和遥远的猎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战斗的紧迫感。

诗中透过“玉帐分旗直,金戈枕月眠”,描绘出将领和士兵们在月光下的宁静与坚韧,既表现出他们的勇猛,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确定性。最后的“羽书飞报捷,天子在甘泉”,不仅突显了胜利的希望,更表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传递着士兵们的决心与信念。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示了士兵们对战争的无畏与对胜利的渴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古代军事生活的艰辛与壮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卫霍邀勋日:描绘将领召集士兵出征的场景,表明即将迎来战斗的日子。
  2. 三河聚控弦:士兵们汇聚在战场,准备发起攻击,暗示战斗的紧迫感。
  3. 阵云寒压地:形象地表达战场的沉重氛围,云层低沉仿佛预示着战斗的来临。
  4. 猎火远烧天:远方的火光像是在召唤,预示着战斗的激烈与血腥。
  5. 玉帐分旗直:将领的帐篷整齐,象征着准备充分,显示出军队的士气。
  6. 金戈枕月眠:士兵们安卧在月光下,暗示战争的无畏和等待时机出击的决心。
  7. 羽书飞报捷:捷报传来,表现出胜利的希望,增强了士兵们的斗志。
  8. 天子在甘泉:天子的存在和对胜利的期盼,体现出士兵对国家的忠诚。

修辞手法:

  • 对仗: 句子之间形成对称,如“玉帐分旗直,金戈枕月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猎火”比喻战斗的火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 意象: 通过“冷云”、“猎火”等意象表现出战争的氛围和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敬意,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士兵的忠诚,传达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贞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卫霍: 象征忠诚与勇敢。
  2. 寒云: 表现战争的紧迫感和压迫感。
  3. 猎火: 代表战斗的激烈和血腥。
  4. 玉帐: 象征将领的权威和军队的威严。
  5. 金戈: 意指武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将领是: A. 刘备
    B. 卫青和霍去病
    C. 曹操
    D. 李白

  2. “阵云寒压地”中的“阵云”指的是: A. 战场上的云雾
    B. 士兵的帐篷
    C. 军队的旗帜
    D. 远方的山脉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边塞将士的赞美与忠诚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1. 王昌龄《出塞》: 主题相似,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2. 高适《别董大》: 通过送别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战斗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歌选》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