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伯刘怀翁移守皖江》
时间: 2025-01-11 15:4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幸调羹社稷臣,南来剖竹福斯民。
庭留冬日暄无告,面冷秋霜杜有因。
多士环桥邀雨化,老农鼓腹乐风淳。
文章太守挥毫处,衮起昌黎百代新。
白话文翻译:
真是幸运,能够调理国家政事的官员,从南方而来,剖竹为福,给予百姓福祉。
庭院里冬日的温暖无人诉说,面前却是秋霜的寒冷,杜甫的诗作自然有其缘由。
众多士人环绕在桥边,邀请春雨化解干旱,老农则是鼓腹而笑,享受这清新的风。
文章太守在此挥笔作画,仿佛是昌黎(杜甫)重现,带来百代的清新气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调羹:指调理国家政事的人,调羹本为盛汤的器具,借指掌权者。
- 剖竹:比喻开辟新的局面或事物。
- 暄:温暖。
- 杜:指杜甫,著名诗人,以忧国忧民著称。
- 鼓腹:形容老农丰衣足食,心情愉悦。
- 衮:华丽的衣服,象征地位或尊贵。
典故解析:
- 昌黎:指杜甫,其字为子美,号昌黎,代表着诗歌的高峰,常常被后人尊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候麟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百态的关心与对民生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调任皖江,表达了他对新任职务的期待与对民生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自然现象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调任皖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政治责任的担当。首句“何幸调羹社稷臣”直接点出他的身份和责任,显示出他对国家事务的重视。接着“南来剖竹福斯民”则暗示了他期待为民众带来福祉的决心。诗中将冬日的温暖与秋霜的寒冷对比,反映出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随后,诗人描绘了士人和农民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一幅和谐的社会画面,士人与农民之间的互动,传达出一股温暖的人情味。最后两句“文章太守挥毫处,衮起昌黎百代新”将诗人自身的理想与历史的传承相结合,展现出对文学与历史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幸调羹社稷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参与治理国家的感慨。
- “南来剖竹福斯民”:形象地展示了他渴望为百姓带来福祉的心愿。
- “庭留冬日暄无告”:冬日的温暖让人无从诉说。
- “面冷秋霜杜有因”:秋霜的寒冷让人感受到杜甫诗中所描绘的忧愁。
- “多士环桥邀雨化”:士人们聚集在桥边,期待雨水的降临。
- “老农鼓腹乐风淳”:老农的快乐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
- “文章太守挥毫处”:强调了太守的文才与治国的能力。
- “衮起昌黎百代新”:将历史与文学结合,表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严密的结构对称,如“庭留冬日暄无告,面冷秋霜杜有因”。
- 比喻:将调羹比喻为治理国家的能力,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展现出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反映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调羹:象征治理与责任。
- 冬日与秋霜: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境遇。
- 士人与农民:象征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调羹”指什么? A. 盛汤的器具
B. 治理国家的人
C. 一种乐器
答案:B -
“庭留冬日暄无告”中的“暄”是什么意思? A. 冷
B. 温暖
C. 干燥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昌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郡伯刘怀翁移守皖江》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中对民生的关注以及作者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