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三首)》

时间: 2025-01-26 23:25:57

野凫晴踏浪梯平,越上人家住近城。

箬叶裹鱼来换米,松舟一个似梭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溪棹歌(三首)
作者:汪广洋 〔明代〕

野凫晴踏浪梯平,
越上人家住近城。
箬叶裹鱼来换米,
松舟一个似梭轻。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天气里,野鸭在平静的水面上踏浪而行,
小船驶过,渐渐靠近城边的人家。
用箬叶包裹的鱼被拿来换米,
轻巧的松木小舟就像梭子一样灵活。

注释

  • 野凫:野生的鸭子,这里指在河中游弋的野鸭。
  • 踏浪:指在水面上行船或游动,带起波浪。
  • 梯平:形容水面平静如梯子,易于行船。
  • 箬叶:一种用来包裹食物的叶子,通常用来包鱼。
  • 松舟:用松木做的小船,轻巧且灵活。
  • 似梭轻:比喻小舟轻便,像梭子一样快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广洋,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兰溪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歌鉴赏

《兰溪棹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展现了兰溪的美丽风光和农村生活的宁静。首联“野凫晴踏浪梯平”,不仅描绘出晴朗的天气和波澜不惊的水面,更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野鸭在水面上游弋,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

次联“越上人家住近城”则将自然与人居结合,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通过“人家”的出现,给人一种温暖的归属感。

后两句“箬叶裹鱼来换米,松舟一个似梭轻”则描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渔民的日常活动。用箬叶包裹的鱼,象征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助关系。小舟轻便,仿佛在与水面嬉戏,增添了诗歌的动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智慧,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依然令人心向往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凫晴踏浪梯平”:描绘了晴天的兰溪,野鸭在水面上游弋,水面平静如梯子,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 “越上人家住近城”:船行到人家附近,表明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 “箬叶裹鱼来换米”:表明当地人民的生计,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易关系。
  • “松舟一个似梭轻”:小舟灵动,形象地表现出渔民生活的轻松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松舟“似梭轻”,将小舟的轻巧与梭子相提并论,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联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兰溪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和谐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凫:象征自然的生机,体现出生态的和谐。
  • 箬叶:代表朴素的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松舟: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表现出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凫”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鸭子
    • B. 鹅
    • C. 鱼
    • D. 鸟
  2. 诗中使用的“松舟一个似梭轻”中,"似梭轻"的作用是什么?

    • A. 形容船的颜色
    • B. 形容船的轻便
    • C. 形容船的速度
    • D. 形容船的形状
  3.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 A. 战争
    • B. 自然与生活
    • C. 政治
    • D. 宗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作品,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
  • 《江村即事》:杜甫的作品,反映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汪广洋的《兰溪棹歌》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则是一种理想化的逃避现实的愿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2. 《明代诗人研究》
  3. 《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