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菊》

时间: 2025-01-27 03:52:16

漱玉堂前,渊明宅里,长空雁叫西风起。

斜阳淡淡照疏篱,几丛乍放明黄紫。

艳与时违,瘦堪人比,年年引得诗翁醉。

赏心最爱是黄昏,暗香满地天如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菊
作者:吴未淳〔近代〕
漱玉堂前,渊明宅里,长空雁叫西风起。
斜阳淡淡照疏篱,几丛乍放明黄紫。
艳与时违,瘦堪人比,年年引得诗翁醉。
赏心最爱是黄昏,暗香满地天如水。

白话文翻译:

在漱玉堂前、渊明的家里,长空中雁阵叫声伴随着西风起舞。
斜阳轻轻洒照着稀疏的篱笆,几丛菊花突然绽放出鲜艳的黄和紫。
这花的艳丽与当下的时节格格不入,正如我这瘦弱的身影还不如它,年年都把我引得陶醉。
我最喜欢的时光是黄昏,暗香满地,仿佛天如水一般。

注释:

  • 漱玉堂:古诗中提到的一个地方名,象征清幽。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生活和菊花相关的诗作著称。
  • 长空雁叫:描绘秋天的景象,雁阵在空中飞过,增添了孤独和凉意。
  • 斜阳:指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
  • 暗香:菊花散发的清香,常用以形容菊花的高雅。
  • 天如水:形容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柔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未淳,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作者通过描写菊花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淡泊情怀。吴未淳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反映出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踏莎行·菊》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盛放以及黄昏时分的宁静。开篇提到的“漱玉堂前,渊明宅里”,不仅营造了一个清新典雅的意境,还引出了陶渊明这个隐逸诗人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长空雁叫西风起”,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了孤独的感受,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清冷。

在描写菊花时,诗人用“几丛乍放明黄紫”描绘出菊花在夕阳下的鲜艳,与“艳与时违,瘦堪人比”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菊花的坚韧与独立。年年“引得诗翁醉”,则体现了诗人与菊花之间的深厚情感,似乎每年秋天的菊花都能唤起他无尽的诗情。

最后一句“暗香满地天如水”更是将景致与情感融为一体,黄昏时分的菊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天边的云彩如同水一般柔和,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惆怅的感受。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美好时光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漱玉堂前,渊明宅里:描绘了一个典雅的场所,暗含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崇敬。
  2. 长空雁叫西风起:秋雁声声,西风萧瑟,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3. 斜阳淡淡照疏篱:夕阳的柔光洒在稀疏的篱笆上,增添了宁静的气息。
  4. 几丛乍放明黄紫:突显菊花的鲜艳,象征在秋季中仍然绽放的生命力。
  5. 艳与时违,瘦堪人比:菊花的美丽与季节不符,反映出诗人的自我感受。
  6. 年年引得诗翁醉:每年菊花的盛放都让诗人陶醉于其中。
  7. 赏心最爱是黄昏:黄昏时分是诗人最爱的时刻,象征着宁静和反思。
  8. 暗香满地天如水:菊花的香气弥漫,空中云彩如水,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如水”,将天空比作水,形象地描绘出黄昏的宁静。
  • 拟人:菊花“乍放”,赋予花儿一种生命的活泼感。
  • 对仗:如“艳与时违,瘦堪人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菊花与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菊花的坚韧与美丽象征着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孤独时光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常与隐逸生活相联系。
  • 黄昏:代表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常引发人们的感慨与回忆。
  • 西风:象征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 D. 白居易
  2. 诗中“暗香”指的是哪种花的香味?

    • A. 玫瑰
    • B. 菊花
    • C. 兰花
    • D. 桃花
  3. 诗人最喜欢的时光是?

    • A. 早晨
    • B. 黄昏
    • C. 午夜
    • D. 正午

答案:

  1. C. 陶渊明
  2. B. 菊花
  3. B. 黄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以菊花为题材,表达隐逸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李清照《如梦令》:描绘秋天的情感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吴未淳的《踏莎行·菊》与陶渊明的《饮酒》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但吴未淳的作品更强调了孤独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加沉浸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