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12: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一
柳外斜阳,花间断梦。
心情病酒芳寒重。
雕阑六曲有人凭,
苍苔暗补闲阶空。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
怜伊倩影凌波送。
巧持纨扇索题诗,
回头半露钗梁凤。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之外,斜阳映照,花间的梦境断断续续。
心情因酒而沉重,芳香却又寒冷。
雕刻的栏杆上,有人依靠,
苍苔悄然覆盖了空寂的阶梯。
蜜蜂忙碌,黄莺欢唱,
怜惜她那轻盈的身影如同凌波微步。
她巧妙地持着纨扇索要题诗,
回头时,半露出的钗子如凤翅般娇美。
注释:
- 斜阳:夕阳,指傍晚的阳光,带有柔和的色调。
- 断梦:指梦境的中断,暗示心情的愁苦。
- 病酒:指因酒而产生的心情不快。
- 雕阑:雕刻精美的栏杆,象征着富贵与雅致。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象征时间的流逝。
- 痴绝:形容痴迷,无法自拔。
- 倩影:美丽的身影,强调女性的婉约与迷人。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境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细腻观察与感悟的态度,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多聚集于山水之间,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爱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人生的哲思。诗的开头“柳外斜阳,花间断梦”便引入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洒在柳树与花丛之间,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寂寥的感觉。作者以“心情病酒芳寒重”形象地表现了因情而生的愁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随着诗歌的深入,雕阑、苍苔等意象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与情感的深度。雕阑是美的象征,而苍苔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中描绘的“痴绝蜂忙,娇回莺哢”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照,喧闹与宁静并存,增强了情感的丰富性。最后一句通过描写女子的优雅与灵动,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整个诗歌在感伤中又流露出一丝温柔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外斜阳,花间断梦:柳树外的夕阳映照着,花丛中梦境若隐若现,表达出一种朦胧的情感。
- 心情病酒芳寒重:由于酒而心情沉重,芳香却又带有寒意,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 雕阑六曲有人凭:雕刻精美的栏杆旁,有人依靠,体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
- 苍苔暗补闲阶空:青苔悄然覆盖了空寂的阶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
-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蜜蜂忙碌,黄莺欢唱,表现出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 怜伊倩影凌波送:怜惜她那轻盈的身影如同凌波微步,展现对美的欣赏。
- 巧持纨扇索题诗:她巧妙地持着纨扇向我索要题诗,体现出文化的交流。
- 回头半露钗梁凤:她回头时,半露出的钗子如凤翅般娇美,进一步强调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凌波送”比喻女子轻盈的身姿。
- 拟人:将“蜂忙”、“莺哢”赋予生命,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痴绝蜂忙,娇回莺哢”,对称工整,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与人事的交融,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情与温柔的爱情。
- 斜阳:代表生命的晚期与时间的流逝。
- 苍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的青春。
- 纨扇:代表优雅与文人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柳外斜阳”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
“心情病酒芳寒重”中的“病酒”指的是什么?
A. 酒的香气
B. 过量饮酒导致的心情不快
C. 美酒的享受
D. 酒杯的形态 -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生活的失落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细腻表达。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哲思,主题虽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