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五》

时间: 2025-02-04 16:10:09

梦畔风柔,愁边春遍。

曲阑干外深深见。

垂杨垂柳最无情,时教飞絮遮人面。

呖呖新莺,盈盈乳燕。

如今景逐流年转。

河桥一别几经年,惜花珍重闲庭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畔风柔,愁边春遍。曲阑干外深深见。
垂杨垂柳最无情,时教飞絮遮人面。
呖呖新莺,盈盈乳燕。如今景逐流年转。
河桥一别几经年,惜花珍重闲庭院。

白话文翻译

在梦的边缘,微风轻柔,愁苦的边际春意盎然。
在曲折的栏杆外,景色深深可见。
垂柳最为无情,常常让飞舞的柳絮遮住人的脸庞。
新鸣的黄莺声声悦耳,乳燕翩翩而至。
如今的景色随着流年而变迁。
自从在河桥分别,已是好几年了,
珍惜花朵,珍重这闲适的庭院。

注释

  • 梦畔:指梦境的边缘,形容梦中情景。
  • 愁边春遍:在愁苦的边际,春天的气息却是遍及。
  • 曲阑干:曲折的栏杆,指窗外的景致。
  • 垂杨垂柳:指垂柳,象征离愁别绪。
  • 飞絮:指柳絮,常被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呖呖新莺:新鸣的黄莺,形象生动,表现春天的活力。
  • 盈盈乳燕:形容燕子轻盈的样子,带来春天的气息。
  • 河桥一别:指与某人分别于河桥,隐含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文漪,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在春天的季节,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创作了此诗,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五》是赵文漪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用“梦畔风柔,愁边春遍”引入,既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又暗示了内心的愁苦。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个人情感,尤其是“垂杨垂柳最无情,时教飞絮遮人面”,展现了对春天的美好与无情的对比,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离别的惆怅。

“呖呖新莺,盈盈乳燕”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紧接着的“如今景逐流年转”又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令人感叹。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河桥一别几经年,惜花珍重闲庭院”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畔风柔,愁边春遍:梦境中的温柔微风和愁苦的边际交织,暗示内心的复杂情感。
  2. 曲阑干外深深见:窗外景色深邃而美好,似乎与内心愁苦形成对比。
  3. 垂杨垂柳最无情:垂柳象征离愁,表现了自然的无情与人的情感纠葛。
  4. 时教飞絮遮人面:柳絮飞舞,遮住了人的面容,象征着无法逃避的忧伤。
  5. 呖呖新莺,盈盈乳燕:春天的鸟儿鸣叫,带来一丝生机与希望,但也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
  6. 如今景逐流年转:时间的流逝带来了景色的变化,感慨岁月无情。
  7. 河桥一别几经年:与某人分别已经过去了好几年,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
  8. 惜花珍重闲庭院:珍惜眼前的花草,享受这份安逸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垂柳比作无情,形象地表达了离愁。
  • 拟人:柳絮被赋予了遮挡面容的动作,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 对仗:如“呖呖新莺,盈盈乳燕”,形成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于流逝岁月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离愁,表达悲伤和思念。
  2. 莺燕: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希望。
  3. 河桥:象征分别与思念,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4. :寓意美好与珍惜,反映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呖呖新莺”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鹅
    • B. 鸭
    • C. 黄莺
    • D. 燕子
  2. 诗中“珍重闲庭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惜?

    • A. 花
    • B. 朋友
    • C. 时间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垂柳”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离愁
    • C. 富贵
    • D. 平安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江南春》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赵文漪的《踏莎行》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在描绘自然时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
  • 赵文漪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