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贤诗·徐处士枋》
时间: 2025-01-27 03:1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卓哉徐处士,皎节净如练。
入山岂必深,尘迹自能断。
载乘探幽奥,山川写英绚。
独寤聊自歌,斯饥亦云宴。
珍重式庐情,斯人不可见。
白话文翻译:
在这首诗中,诗人赞美徐处士,称他品德高洁,心如明月。进入山林并不一定要深入其中,世俗的尘埃可以轻易断绝。徐处士在山水之间探寻幽奥,创造出绚丽的景象。他独自清醒时,偶尔自唱自乐,饥饿时也能自得其乐。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情感,但这样的人却无法相见。
注释:
- 卓哉:高尚、卓越的意思。
- 处士:指隐士,生活清淡的人。
- 皎节:形容品德高洁,如同明月一样清白。
- 尘迹:世俗的痕迹,指世俗的烦恼。
- 载乘:承载、乘坐,这里指在山水中探寻。
- 幽奥:深邃而神秘的地方。
- 英绚:英俊而绚丽的景象。
- 独寤:独自清醒,形容内心的宁静。
- 斯饥: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文,清代诗人,号晴川,他以清新高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倡导清高和简朴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找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诗歌鉴赏:
徐元文的《怀贤诗·徐处士枋》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徐处士高洁品质的赞美。诗的开篇直接称赞徐处士的卓越,接着通过“皎节净如练”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其高尚的品德,象征着纯洁与清白。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尘迹”的描写,强调即使身处人世间,心灵依旧可以保持清净。诗人在这里抒发了一种超脱的情怀,表明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徐处士在山水之间探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山川的“英绚”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震撼。
在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徐处士的珍重之情,虽身处不同的境地,但心灵的共鸣却让人感到温暖。诗作整体上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对道德清高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卓哉徐处士:直接称赞徐处士的卓越。
- 皎节净如练:比喻其品德清白如白绢。
- 入山岂必深:进入山林并不需要深入。
- 尘迹自能断:心中可以断绝世俗烦恼。
- 载乘探幽奥:在自然中探寻深邃的美。
- 山川写英绚:自然景色如画,绚丽多彩。
- 独寤聊自歌:独自清醒时,自得其乐。
- 斯饥亦云宴:即使饥饿也能享受乐趣。
- 珍重式庐情:珍惜与徐处士的情谊。
- 斯人不可见:然而这样的人却难以相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徐处士的品德比作明月,突出其高洁。
- 对仗:如“山川”和“幽奥”,形成对称美。
- 拟人: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强调清高与隐逸的生活态度,讴歌了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清白、高洁的品德。
- 山水: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尘迹:象征世俗的烦恼与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徐处士在这首诗中被称赞的品质是什么?
- A. 忍耐
- B. 高洁
- C. 富贵
- D. 贤良
-
诗中提到的“尘迹”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的景象
- B. 世俗的烦恼
- C. 隐士的生活
- D. 人际关系
-
诗人认为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也能享受什么?
- A. 美食
- B. 自得其乐
- C. 朋友的陪伴
- D. 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淡泊。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而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徐元文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