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感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4:03:27

金风阊阖授衣初,陇亩荒芜足感歔。

淮右人民祈石燕,江州车马就河鱼。

大农孰问长平粟,左藏仍编会计书。

但得政苛非猛虎,甘将膏血佐储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杂感 其三
金风阊阖授衣初,
陇亩荒芜足感歔。
淮右人民祈石燕,
江州车马就河鱼。
大农孰问长平粟,
左藏仍编会计书。
但得政苛非猛虎,
甘将膏血佐储胥。

白话文翻译

秋风送爽,衣裳初新,
田园荒芜,让人感到忧伤。
淮右的百姓祈求丰收,
江州的车马已到河边捕鱼。
大农又有谁在问长平的粟米?
左手仍在编写账簿。
只要政令苛刻不是猛虎,
我甘愿用鲜血来帮助储君。

注释

  • 阊阖:指宫门,古代有“阊阖”之说,暗示门开时的景象。
  • 陇亩:指田地。
  • 感歔:感到忧伤。
  • 淮右:指淮河以南的地区。
  • 石燕:传说中一种鸟,象征着良好的天气和丰收。
  • 长平粟:长平是指长平之战,提到粟米与战争的关系。
  • 储胥:指储君,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文,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徐元文的诗风清新独特,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农民困苦的时期,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对统治者苛政的无奈,旨在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诗歌鉴赏

《秋日杂感 其三》是一首充满了社会关怀的诗,徐元文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了农民的苦辣与对未来的期待。诗的开头,金风送爽,衣裳初新,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清新气息。然而,随之而来的“陇亩荒芜足感歔”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凋零与农田的荒废,反映出对农民生计的忧虑。

“淮右人民祈石燕”一句,生动描绘了百姓对丰收的期望,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江州车马就河鱼”则表达出农民在艰难困境中仍努力求生的精神,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依然在为生活而奋斗。

后半部分的“大农孰问长平粟”则暗示了人们对经济的关注与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对政治局势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担忧。“但得政苛非猛虎,甘将膏血佐储胥”一句,虽是对苛政的控诉,但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接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心情:虽然生活艰难,但仍希望政治能够宽松一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描写自然与人间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风阊阖授衣初:秋风送来凉意,正是换季时节。
  2. 陇亩荒芜足感歔:田地荒芜,令人感到忧伤。
  3. 淮右人民祈石燕:淮河以南的人民祈求丰收的好兆头。
  4. 江州车马就河鱼:江州的车马在河边忙于捕捞。
  5. 大农孰问长平粟:大农又有谁在关心战争对粮食的影响?
  6. 左藏仍编会计书:一边忙于记账,一边忍受艰辛。
  7. 但得政苛非猛虎:只要政治苛刻不至于如猛虎般凶狠。
  8. 甘将膏血佐储胥:愿意为统治者献出鲜血与努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风阊阖”与“陇亩荒芜”,构成鲜明对比。
  • 象征:石燕象征丰收和美好未来。
  • 比喻:将统治者比作猛虎,形象生动且具有警示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对政治局势的思考,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风:象征秋天的来临,代表着收获的季节。
  • 陇亩:暗指农田,象征着民生与粮食。
  • 石燕: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猛虎:代表着统治者的严酷与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风阊阖”指的是什么?

    • A. 寒风
    • B. 秋风
    • C. 春风
  2. “江州车马就河鱼”表达了什么?

    • A. 人们对丰收的渴望
    • B. 对官府的控诉
    • C. 对战争的反思
  3. 诗中提到的“长平粟”与什么有关?

    • A. 农田的荒废
    • B. 战争的影响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王维的《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意境与农民的生活。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作品,探讨自然与人情。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秋日杂感》: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民生的关心,但《春望》更侧重于春天的希望,而《秋日杂感》则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与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