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五好诗书》
时间: 2025-01-11 06:12: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意·十五好诗书
作者: 颜之推 〔南北朝〕
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十五岁时对诗书的热爱,二十岁时开始仕途生涯,受到了楚王的赏赐,得以出入华丽的宫殿。作者的赋作超越了屈原,而读书则让自己在历史上自我夸耀。常常参加明月下的宴会,也曾侍奉朝廷的祭祀。登山采摘紫芝,泛舟江河采集绿芷。歌舞尚未结束,忽然风尘俱至。吴国的军队打败了九龙,秦国的士兵割裂了千里土地。狐狸和兔子在宗庙附近出没,霜露沾湿了市集。美玉被送入邯郸王宫,宝剑已随水流去襄城。未能殉葬于陵墓,独活着让我觉得羞耻。心中对故都充满思念,对君子充满怀念。白发映照在明镜中,忧伤地发现自己已无余齿。
注释:
字词注释:
- 弹冠仕:指二十岁时开始做官,弹冠指整理帽子,象征入仕。
- 章华里:指楚王的宫殿,象征荣耀与地位。
- 凌屈原:指诗作超越屈原,屈原为著名的爱国诗人。
- 左史:指左丘明,古代史家,强调读书的成就。
- 紫芝、绿芷:两种草药,象征高雅与追求。
典故解析:
- 楚王赐颜色:楚王对有才之人的赏识,代表政治上的青睐。
- 吴师破九龙:历史上吴国与秦国的战争,象征国家间的纷争与动荡。
- 璧入邯郸宫:寓意美玉的归属,象征财富与权力的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之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散文和诗歌著称,尤其在文学、政治上有较高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青年时期,反映出他对仕途的向往与对古代文化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古意·十五好诗书》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之作。诗的开篇直接展现了作者的求知欲和对仕途的向往,从十五岁开始学习诗书,到二十岁步入仕途,展现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的青年形象。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开始回顾自己的成就与历史的变迁,提到屈原和左丘明,显示出他对古代文人的崇敬和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然而,随着对国家局势的描绘,诗歌的情感逐渐沉重,反映出社会动荡的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无奈。特别是最后几句,作者以白发和镜子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之间切换,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五好诗书:展现出对文化的热爱。
- 二十弹冠仕:表达了进入政治生涯的雄心。
- 楚王赐颜色:受封地位的喜悦。
- 作赋凌屈原:自信心的表现。
- 读书夸左史:展示学识的骄傲。
- 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社交与权力的交织。
-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
- 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欢乐时光的逝去与不安的未来。
-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历史的沉重。
- 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生活的真实与无奈。
-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财富与权力的流失。
- 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怀旧与对友人的思念。
- 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对衰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平衡美感。
- 象征:白发与镜子象征衰老与自省。
- 夸张: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强调个人成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现个人志向的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青春、理想与命运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书:知识与文化的象征。
- 紫芝、绿芷:高雅与追求的象征。
- 白发、明镜:时间流逝与自我反思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五好诗书”表达了什么?
- A. 对知识的热爱
- B. 对权力的渴望
- C. 对爱情的思念
-
“楚王赐颜色”中的“颜色”指的是?
- A. 美丽
- B. 权力的象征
- C. 赏赐的荣誉
-
诗的最后一句“忧伤没余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财富的失落
- C. 对政治的失望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古意·十五好诗书》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对时间的思考,但李白更多表现对乡愁的情感,而颜之推则是对自身经历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南北朝文学研究》
- 《颜之推诗文选》
通过以上各部分的整理,相信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意·十五好诗书》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