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

时间: 2025-01-11 02:44:48

小雨流花急,香风随晚荷。

清天闻野磬,高木乱秋波。

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

幽冥间一坐,深恐负苍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雨流花急,香风随晚荷。
清天闻野磬,高木乱秋波。
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
幽冥间一坐,深恐负苍萝。

白话文翻译:

小雨急促地洒落在花瓣上,香气的微风伴随着傍晚的荷花。
在晴朗的天空下,可以听到远处寺庙的磬声,树木在秋风中摇曳,波光荡漾。
走过红桥的人少了,来到溪边的小路灯光却增多了。
在幽静的地方静坐,我深怕辜负了这苍翠的萝卜。

注释:

字词注释:

  • 流花急:形容小雨如流水般急促地打在花瓣上。
  • 香风:带有香气的微风。
  • 野磬:野外寺庙中传来的磬声,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宗教场合。
  • 高木:高大的树木。
  • 秋波:秋天的波光,指水面在秋风下的波动。
  • 红桥:红色的桥,可能指一个特定的景点。
  • 幽冥:幽静而深邃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野磬”可能与古代寺庙的钟声有关,象征着宁静与遥远的精神世界;“苍萝”则可能指代自然的生机与生长,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伯桂,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晚坐》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傍晚,诗人在观察自然的同时,感受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敬畏。时代背景中,宋代文人对诗词的追求更加趋向于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的结合。

诗歌鉴赏:

《晚坐》是一首清新而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独坐于自然中的心境。诗的前两句通过小雨与香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细腻而温柔的氛围,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小雨流花急,香风随晚荷”,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珍惜与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清天闻野磬,高木乱秋波”则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在这宁静时刻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最后两句“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则表现了人迹稀少的孤寂感,与“幽冥间一坐,深恐负苍萝”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和敬畏。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略带忧伤的,蕴含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热爱,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雨流花急,香风随晚荷。
    小雨如流水般急促地洒落在花瓣上,伴随着傍晚的荷花,突显出一种生动而又清新的气息。

  2. 清天闻野磬,高木乱秋波。
    在晴朗的天空下,遥远的寺庙传来磬声,高大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形成一种宁静与动感的对比。

  3. 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
    走过红桥的人少了,反而溪边的小路上灯光增多,暗示着一种孤独与热闹的对比。

  4. 幽冥间一坐,深恐负苍萝。
    在幽静的环境中静坐,内心深处感到惶恐,生怕辜负了这片美好的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小雨与花的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细腻。
  • 拟人:高木“乱秋波”,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孤独与宁静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对生命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雨:象征着细腻与温柔。
  • 香风:代表着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野磬:暗示了宁静与宗教的哲理。
  • 高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伟大。
  • 红桥:可能代表着人际关系的隔阂与孤独。
  • 幽冥:暗示着内心的深邃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磬”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动物

  2. 诗的意境主要展现了什么?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自然
    C. 忙碌的生活

  3. “人度红桥少,灯来溪径多”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人多热闹
    B. 孤独与寂静
    C. 欢乐与喜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丁伯桂的《晚坐》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色彩与意境展现内心的宁静。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诗词名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