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岩》
时间: 2025-04-28 19:23: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云岩
作者: 顾鉴 〔清代〕
西南山多奇,飞云更奇绝。
高骞势欲奔,拔地恣幻谲。
初疑卷怒涛,陡若翻积雪。
盘旋入青冥,委宛赴泬。
山与云气浮,云出山之穴。
一气相吐吞,谁能事分别。
幢幢华盖悬,闪闪风轮挈。
坤灵发秘奥,雕锼元气泄。
俄闻响春雷,骇若飞列缺。
不知何处泉,翻空飞玉屑。
高踪缅前贤,披榛寻断碣。
按籍不可求,别获圣果偈。
儒墨岂同科,达者自综撷。
读如钳在口,虫鱼多漫灭。
钝根落尘缘,解费生公说。
坐久阴风生,凛冽竖毛发。
萧萧众壑鸣,万象纷轩颉。
陡抱杞人忧,难为灵境悦,
樵青不解事,瞪目复挢舌。
何年嘘气成,终古此盘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南的奇山飞云岩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和对人类渺小的反思。诗中提到飞云岩的高耸和云气的变化,仿佛置身于卷动的涛浪和突然翻滚的积雪中,山与云相互交融,难以分辨。华盖般的云层悬在空中,闪烁的风轮似乎在推动着这些自然奇观。突然传来的春雷声令人惊恐,仿佛天空要破裂一般。作者在追寻古贤的足迹,试图理解自然的奥秘,但又感到无从下手。诗中提到的“儒墨岂同科”表明了对传统学问的反思,最后则感受到自然之大、人生之渺小的无奈。
注释
- 飞云岩:指的是西南地区的一座山,因其云雾缭绕而得名。
- 骞:飞翔,腾空而起。
- 幻谲:奇幻而变幻。
- 青冥:深蓝的天空。
- 幢幢华盖:形容云层如华盖般悬浮在空中。
- 坤灵:指大地的灵气。
- 春雷:春季的雷声,象征自然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鉴,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奔放洒脱,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飞云岩》创作于作者游历西南山水之际,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壮丽山川的敬仰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飞云岩》是一首充满想象力与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飞云岩的雄伟与神秘。诗的开头“西南山多奇,飞云更奇绝”,直接引入主题,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的自然世界。接着,作者以“高骞势欲奔,拔地恣幻谲”描绘了飞云岩的高耸入云,表达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感。
诗中细腻的意象,如“初疑卷怒涛,陡若翻积雪”,将自然的变化与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股怒涛翻滚、雪花飞舞的气势。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展示了自然的伟力,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山与云气浮,云出山之穴”一句则将山与云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微妙,似乎在暗示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更是通过“俄闻响春雷,骇若飞列缺”传达了一种自然的震撼,展现了天地的雄伟与神秘。
在整首诗中,顾鉴不仅仅是在描绘景色,更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他在追寻古贤的踪迹时,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自身渺小与无能的感慨。最后的“何年嘘气成,终古此盘结”,更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和对自然伟力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南山多奇,飞云更奇绝:西南的山脉多么奇特,飞云的景象更加非凡。
- 高骞势欲奔,拔地恣幻谲:高高地飞起,似乎要冲向天空,直拔地而起,尽情展现出它的奇幻与变幻。
- 初疑卷怒涛,陡若翻积雪:起初像是翻滚的怒涛,突然又像是翻飞的积雪。
- 盘旋入青冥,委宛赴泬:盘旋而上,直入深蓝的天空,如同轻盈地走向深渊。
- 山与云气浮,云出山之穴:山与云相互依偎,云气从山的缝隙中涌出。
- 一气相吐吞,谁能事分别:气息相互交融,谁能分清它们的界限呢?
- 幢幢华盖悬,闪闪风轮挈:华盖般的云层悬浮在空中,闪烁的风轮似乎在推动着它们。
- 坤灵发秘奥,雕锼元气泄:大地的灵气发出奥秘,元气似乎也在流出。
- 俄闻响春雷,骇若飞列缺:突然听到春雷的轰鸣,令人惊恐,仿佛天空要裂开一样。
- 不知何处泉,翻空飞玉屑: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泉水,仿佛在空中飞舞的玉屑。
- 高踪缅前贤,披榛寻断碣:追寻古人的足迹,走过杂草丛生的地方,寻找残破的碑石。
- 按籍不可求,别获圣果偈:无法从书籍中寻找,意外地获得了圣果的禅语。
- 儒墨岂同科,达者自综撷:儒家与墨家岂是同一门类,懂得的人自然能总结提炼。
- 读如钳在口,虫鱼多漫灭:读书如同夹在口中,许多细微之物难以消灭。
- 钝根落尘缘,解费生公说:根基迟钝的人因尘缘而落入困境,理解却费劲。
- 坐久阴风生,凛冽竖毛发:长时间静坐,阴风袭来,令人寒毛直竖。
- 萧萧众壑鸣,万象纷轩颉:山谷中传来萧萧的声音,万物纷繁而起。
- 陡抱杞人忧,难为灵境悦:犹如杞人忧天,难以在灵境中获得快乐。
- 樵青不解事,瞪目复挢舌:砍柴的人无法理解这些事,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 何年嘘气成,终古此盘结:何时的气息化为实景,终古以来就这样盘旋交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初疑卷怒涛”,将云的变化比喻为怒涛,生动形象。
- 拟人:如“云出山之穴”,让云具有人性,仿佛从山中探出。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对于古贤智慧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云:象征着变化与自由,表现了自然的不可捉摸。
- 山:代表着伟大与高远,体现了自然的力量。
- 雷:象征着自然的威严与震撼,带来一种震撼的感受。
- 泉:象征着生命与灵气,暗示着源源不断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 A. 江河
- B. 山与云
- C. 花草
- D. 城市
-
“俄闻响春雷”中的“春雷”象征什么?
- A. 夏天的雨
- B. 自然的力量
- C. 远方的呼唤
- D. 人生的烦恼
-
诗中提到的“樵青”指的是什么?
- A. 砍柴的人
- B. 青山
- C. 青色的树木
- D. 青色的天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对高山的崇敬和对豪情的释放,皆为自然题材,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飞云岩》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