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阁》

时间: 2025-04-29 04:10:21

杰阁岧峣倚碧苍,菊花时节此持觞。

市声一段隔秋水,桥影半空横夕阳。

挺挺霜筠排壑立,涓涓石溜引山长。

人言绝顶多奇观,安得闲身宿上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杰阁岧峣倚碧苍,菊花时节此持觞。
市声一段隔秋水,桥影半空横夕阳。
挺挺霜筠排壑立,涓涓石溜引山长。
人言绝顶多奇观,安得闲身宿上方。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阁楼倚靠在碧蓝的天空下,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在这里举杯畅饮。
市井的喧声在秋水的映衬下显得遥远,桥影在空中横跨夕阳。
挺拔的霜竹在山谷中矗立,涓涓细流从石缝中流过,带着山的悠长。
人们说绝顶的地方有许多奇妙的景观,哪里能找到闲暇的身心在这里住宿呢?

注释:

  • 杰阁: 高耸的楼阁。
  • 岧峣: 高耸、巍峨的样子。
  • 持觞: 举杯饮酒。
  • 市声: 市集的喧闹声。
  • 桥影: 桥的影子。
  • 霜筠: 霜打过的竹子,形容竹子挺拔。
  • 涓涓石溜: 细小的石头流出的水。
  • 绝顶: 高峰、顶端的意思。
  • 奇观: 奇特的景观。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菊花时节”可以联想到“重阳节”,在古代有登高赏菊的习俗,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文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伯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天,诗人可能在某个高阁之上,面对美丽的秋景,心中满是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丹青阁》以其高远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通过“杰阁岧峣倚碧苍”展现了高阁的巍峨,给人以一种高远的感觉,仿佛与天相接。此时,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举杯独饮,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清幽。市声的描写则把世俗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接下来的“桥影半空横夕阳”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桥的影子投射在空中,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此时,诗人不仅在赏景,也在思索人生的意义。霜筠的描写则代表了坚韧与纯净,涓涓的流水引导着诗人思绪的延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悠长。

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绝顶的奇观,但又无奈地表示无法悠然自得地在此宿泊,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杰阁岧峣倚碧苍: 描述阁楼的高耸和周围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壮丽的氛围。
  2. 菊花时节此持觞: 表达诗人于菊花盛开的时节,举杯自饮的闲适。
  3. 市声一段隔秋水: 市声被秋水隔开,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的对比。
  4. 桥影半空横夕阳: 描绘了夕阳下桥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5. 挺挺霜筠排壑立: 形象地描绘了霜竹的挺拔,传达出一种坚韧的力量感。
  6. 涓涓石溜引山长: 细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7. 人言绝顶多奇观: 引用他人的话,指出高处的美丽景观。
  8. 安得闲身宿上方: 表达了对能够在此享受宁静生活的渴望,却又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桥影半空”通过影子体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变换。
  • 拟人: “涓涓石溜”让流水有了生命的感觉。
  • 对仗: 首句与第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处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阁楼: 象征着高远与理想。
  • 菊花: 代表着生命的坚韧与秋天的静美。
  • 市声: 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繁忙。
  • 夕阳: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霜筠: 象征着坚韧、纯净与清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菊花时节此持觞”中“持觞”的意思是? A. 举杯
    B. 挥手
    C. 走路
    D. 饮水

  2. “杰阁岧峣”中的“岧峣”指的是?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D. 圆润

  3. 本诗描绘的主要意境是什么? A. 喧闹与繁忙
    B. 高远与宁静
    C. 黑暗与恐惧
    D. 快乐与团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诗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 通过壮丽的山水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伯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