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时间: 2025-01-10 23:15:37

南北几离合,江山一古今。

秋风驼卧棘,春雨燕巢要。

家国兴亡梦,英雄胜败心。

九疑呼不起,愁绝暮云深。

意思解释

读史

作者: 汪韶 〔宋代〕

原文展示:

南北几离合,江山一古今。
秋风驼卧棘,春雨燕巢要。
家国兴亡梦,英雄胜败心。
九疑呼不起,愁绝暮云深。

白话文翻译:

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经历了多少次的分合,纵观江山,古今变迁。
秋风吹来,驼背的蜗牛在荆棘上懒懒地卧着;春雨滋润,燕子急于筑巢。
家国的兴亡如梦,英雄的胜败令人感伤。
九疑山的呼唤无法唤起我,愁苦淹没在深邃的晚云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北:指南北朝时期,历史上中国分裂的一个时期。
  • 离合:指分开与结合,形容历史的变迁。
  • 驼卧:驼背的蜗牛在荆棘上休息。
  • 燕巢要:燕子急于筑巢,表现春天的生机。
  • 九疑:指九疑山,古代名山,位于今湖南省。
  • 愁绝:愁苦到极点。

典故解析:

  • 南北朝:历史上中国分裂成南北两个政权的时期,代表了国家的动荡与分离。
  • 九疑山:古人常以山水寄托情感,九疑山在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常代表着高洁与遥不可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韶,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历史与政治的动荡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常以历史为题材,探讨人生与国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国家动荡、历史变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回顾历史,表达对家国兴亡、英雄成败的思考,体现了对历史的沉重感悟。

诗歌鉴赏:

《读史》是一首蕴含深邃思想的古诗,诗人用简单的语言道出了对历史的沉思。开篇以“南北几离合”引入,直接点出历史的分合,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秋风驼卧棘,春雨燕巢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间的冷暖与生命的脆弱,秋风与春雨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存在。

“家国兴亡梦,英雄胜败心”,则是对历史人物和国家命运的无奈感慨,英雄的成败与家国的兴亡,常常让人心生感伤,历史的无情使得个人的奋斗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九疑呼不起,愁绝暮云深”,以九疑山作为寄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与对历史的无力反思,暮云深沉,象征着沉重的历史负担。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北几离合:说明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分合,强调历史的动荡。
  2. 江山一古今:历史的变化让人感慨,古今如一,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3. 秋风驼卧棘:描绘自然景象,表现生命的脆弱与疲惫。
  4. 春雨燕巢要:生机与希望的象征,尽管有困境,依然向往未来。
  5. 家国兴亡梦:对历史人物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6. 英雄胜败心:英雄的成败与个人的命运,令人感伤。
  7. 九疑呼不起:寄托对历史的思考,感到无力。
  8. 愁绝暮云深:情感的升华,深厚的忧愁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风驼卧棘,春雨燕巢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事的冷暖与历史的无情。
  • 意象:九疑山的意象,代表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渺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通过历史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国兴亡的深刻感悟与对历史的沉思,展现出一种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北:象征历史的分裂与动荡。
  • 秋风:代表生命的疲惫与无奈。
  • 春雨:象征生命的希望与重生。
  • 燕巢:寄托对家庭与安宁的向往。
  • 九疑:象征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时期是哪个? A. 唐朝
    B. 南北朝
    C. 明朝
    D. 清朝

  2. “秋风驼卧棘”中“驼卧”指的是什么? A. 蜗牛
    B. 驴子
    C. 鸟儿
    D. 虎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慨
    C. 愁苦
    D. 期待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 《题临安邱司仓》 - 陆游

诗词对比: 《春望》与《读史》同样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前者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伤,而后者则更为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两首诗都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