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布谷不耕不穑,巧妇无褐无衣。 提壶不可挹酒,络纬宁来贸丝。
白话文翻译:
布谷鸟不再耕作和播种,聪明的女人没有衣服可以穿。提着壶却无法斟酒,夜蛾也不来交换丝线。
注释:
- 布谷:布谷鸟,古时常用来象征春天和农事。
- 不耕不穑:指不耕作也不播种,表现出荒芜的状态。
- 巧妇:聪明的妻子,古代常用来指贤良淑德的女性。
- 无褐无衣:没有外衣,形容贫穷或生活困窘。
- 提壶不可挹酒:提着壶却不能倒酒,意味失去了享受的能力。
- 络纬:夜蛾,古时常用来象征思念或忧愁。
- 贸丝:交换丝线,暗指人际交往或交易的失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怀与对人情世事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布谷鸟与巧妇的形象,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诗中“布谷不耕不穑”的开篇,直接揭示了农事的荒废,象征着一种社会的衰败与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紧接着,巧妇无褐无衣,表达了女性在社会动荡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困境,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提壶不可挹酒”,则暗示了即使有希望的工具(提壶),也无法实现想要的享受(斟酒),这不仅是对生活无力的感慨,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去的痛苦。最后一句“络纬宁来贸丝”则通过夜蛾的意象,描绘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失去了交流与交易的机会,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布谷鸟象征春天,但未耕作和播种,暗示了生活的荒凉景象。
- 第二句:巧妇的形象与贫穷形成对比,传递出生活的困窘与无奈。
- 第三句:提壶的动作象征着希望与期待,然而却无法实现,充满失望。
- 第四句:夜蛾的缺失象征着失去交流与温暖,进一步加深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布谷鸟与巧妇的形象,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失落。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夜蛾与交易联系,赋予了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悲观情绪。
意象分析:
- 布谷鸟: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 巧妇:智慧与勤劳的象征,但在困境中显得无能为力。
- 提壶:象征生活的希望与期待。
- 络纬:象征情感的缺失与人际关系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布谷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农事的希望
- B. 人际关系的冷漠
- C. 生活的困境
-
“提壶不可挹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享受生活
- B. 失望与无奈
- C. 期待与希望
-
诗中提到的“巧妇”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贫穷与困窘
- B. 智慧与勤劳
- C. 社会的繁荣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汪韶的作品均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困境,杜甫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苦痛来展现社会的整体状况,而汪韶则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生活的细节,反映出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