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沈寐叟海日楼图,次秦淮海韵》
时间: 2025-02-04 16:1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海潮 沈寐叟海日楼图,次秦淮海韵》
作者: 吴湖帆
大江东去,高城北望,愁萦旧梦宣华。
魂断夜潮,神游故国,那堪满目尘沙。
禁骑逐羊车。对青镫无语,霜鬓寻加。
怕问中原,不知今日是谁家。
还听隐隐悲笳。念离宫淡月,上苑凄花。
一片素怀,千行别泪,伤心只自堪嗟。
山外夕阳斜。想茂陵烟树,空老啼鸦。
叶乱长安,凤楼何处恨无涯。
白话文翻译
大江奔腾向东,站在高城北望,愁绪缠绕着往日的梦境。
魂魄在夜潮中断裂,思绪游荡在故乡,怎能忍受满眼的尘埃。
禁制骑马逐羊车,对着青灯无言以对,白发渐增。
害怕询问中原,不知道如今谁家安好。
隐隐听到悲伤的笳声,想起离宫的淡月,上苑的凄花。
心中一片素怀,泪水千行,伤心只能自我叹息。
远山上的夕阳斜照,想念茂陵的烟树,空余啼鸦的哀鸣。
长安的叶子纷乱,凤楼何处,恨意无尽。
注释
- 高城:指高大的城墙或楼阁。
- 魂断夜潮:形容心灵在夜间潮水的冲击下感到断裂。
- 青镫:古代灯具,形容在静夜中对孤独的思考。
- 素怀:指纯洁的心怀,隐喻无奈和孤独。
- 茂陵:指汉代茂陵,是汉武帝的墓地,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湖帆(1894-1968),字仲明,号湖帆,江苏人,擅长山水画与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吴湖帆在历史变迁中感受到故国的沧桑,借助古典词韵表达对家乡与历史的追忆,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歌鉴赏
《望海潮》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往昔岁月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江河的奔流与高城的遥望,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大江东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高城北望则是对过往的追忆,愁绪缠绕着他,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魂断夜潮,神游故国”一联,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仿佛在夜潮的拍打下,他的灵魂已经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后面的描写如“隐隐悲笳”、“离宫淡月”等,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及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沉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江东去,高城北望,愁萦旧梦宣华:描绘诗人站在高处,遥望东去的大江,心中愁绪缠绕着过去的美梦。
- 魂断夜潮,神游故国,那堪满目尘沙: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对故国的思念,夜潮如同他破碎的灵魂,满眼的尘沙象征着现实的无奈。
- 禁骑逐羊车。对青镫无语,霜鬓寻加:禁骑暗指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青灯下的沉默与白发的增加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 怕问中原,不知今日是谁家:对中原的关心中带着无奈与忧虑,不知故乡的现状。
- 还听隐隐悲笳:悲笳声隐约可闻,进一步渲染了忧伤的氛围。
- 念离宫淡月,上苑凄花:想起离宫的淡淡月色与上苑的凄凉花朵,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 一片素怀,千行别泪,伤心只自堪嗟: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泪水千行,伤心难以自已。
- 山外夕阳斜: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想茂陵烟树,空老啼鸦:回忆茂陵的景象,感受到时光的苍老。
- 叶乱长安,凤楼何处恨无涯:长安的叶子纷乱,凤楼的远景充满了无尽的怨恨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魂断夜潮”,将人的情感比喻为潮水的断裂,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霜鬓寻加”,与“青镫无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 大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 高城: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青灯:代表孤独与思考的环境。
- 淡月、凄花:象征着美好却又凄凉的记忆。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魂断夜潮”意指?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历史的无奈
- C. 对时光的感慨
- D. 以上皆是
-
“青镫无语”中“无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开心
- B. 沉默与无奈
- C. 兴奋
- D. 满足
-
“想茂陵烟树”中的茂陵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未来
- B. 过去的回忆
- C. 现实的无奈
- D.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 D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吴湖帆的《望海潮》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吴湖帆的作品更体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沉思,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处理上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全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吴湖帆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