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器之苦雨》
时间: 2025-01-22 15:00: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陈器之苦雨 张耒 〔宋代〕
急雨凄风未肯归,三川烟树远凄迷。 泻山涨潦千霆怒,到地重云万幕低。 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 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
白话文翻译:
急骤的雨和凄冷的风似乎不愿停歇,三川地区的烟树在远处显得模糊而凄凉。 山洪如雷霆般汹涌,地面上厚重的云层低垂。 泥泞的道路上,野鸭般的行人忙碌不堪,从早到晚都能听到邻家的鸡鸣。 为了你,我愿借一阵强劲的风,静静地扫清平坦郊野上的马蹄印。
注释:
- 急雨凄风:形容雨势急骤,风势凄冷。
- 三川:指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泛指多河流的地区。
- 凄迷:模糊不清,带有凄凉的意味。
- 泻山涨潦:形容山洪暴发,水势汹涌。
- 千霆怒:比喻水势如雷霆般猛烈。
- 重云万幕低:形容云层厚重,低垂至地面。
- 扰扰泥涂:形容泥泞的道路上行人忙碌的样子。
- 野鹜:野鸭,比喻行人。
-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
- 扶摇:古代神话中的大风,这里比喻强劲的风。
- 散马蹄:比喻清除痕迹或障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他在与友人陈器之交流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自然灾害频发。诗中描绘的急雨凄风可能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氛围或自然现象,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急雨凄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灾害频发的景象。诗人通过对三川烟树、山洪暴发、云层低垂等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感。诗中的“扰扰泥涂同野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生活。最后两句“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希望借一阵强劲的风,扫清一切障碍,带来平静和安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雨凄风未肯归:开篇即描绘了恶劣的天气,急雨和凄风似乎不愿停歇,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 三川烟树远凄迷:三川地区的烟树在远处显得模糊而凄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压抑感。
- 泻山涨潦千霆怒:山洪如雷霆般汹涌,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灾害的猛烈。
- 到地重云万幕低:地面上厚重的云层低垂,增加了诗中的压抑和沉重感。
- 扰扰泥涂同野鹜:泥泞的道路上,野鸭般的行人忙碌不堪,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
- 萧萧昏晓听邻鸡:从早到晚都能听到邻家的鸡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连续性。
- 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希望借一阵强劲的风,扫清一切障碍,带来平静和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泻山涨潦千霆怒”中的“千霆怒”,比喻山洪的猛烈。
- 拟人:如“急雨凄风未肯归”中的“未肯归”,赋予风雨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急雨凄风、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整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雨凄风:描绘了恶劣的天气,营造了压抑的氛围。
- 三川烟树:模糊而凄凉的景象,加深了压抑感。
- 泻山涨潦: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灾害的猛烈。
- 重云万幕低:增加了诗中的压抑和沉重感。
- 扰扰泥涂: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
- 扶摇:比喻强劲的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三川”指的是哪三条河流? A. 黄河、洛河、伊河 B. 长江、黄河、淮河 C. 黄河、长江、珠江 D. 长江、淮河、珠江
-
诗中的“扶摇”比喻什么? A. 强劲的风 B. 猛烈的风 C. 柔和的风 D. 微弱的风
-
诗中的“扰扰泥涂同野鹜”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生活 B. 自然灾害的猛烈 C. 平静的田园生活 D. 繁华的城市景象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描绘了自然灾害后的景象,与张耒的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杜甫《春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和陈器之苦雨》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自然灾害后的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