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弊寒骄风落山,卧听园木怒涛翻。去年慈德门东雪,永夜宫廊喝探喧。
白话文翻译:
岁末寒风猛烈地吹落山间,我躺在床上听着园中树木如怒涛般翻腾。去年慈德门东边的雪,整夜宫廊中喧闹的喝探声。
注释:
- 岁弊:岁末,年底。
- 寒骄:寒风猛烈。
- 风落山:风从山间吹落。
- 卧听:躺着听。
- 园木怒涛翻:园中树木被风吹动,声音如怒涛翻腾。
- 慈德门:古代宫门名。
- 永夜:整夜。
- 宫廊:宫中的走廊。
- 喝探喧:喧闹的喝探声,指宫中守卫的喧哗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岁末寒风中的景象,通过对园木声和宫廊喧哗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岁末寒风为背景,通过“卧听园木怒涛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景象。同时,通过对“去年慈德门东雪,永夜宫廊喝探喧”的回忆,勾起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诗中“怒涛翻”的比喻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弊寒骄风落山”:岁末寒风猛烈,风从山间吹落,形容寒风的强劲。
- “卧听园木怒涛翻”:躺着听园中树木被风吹动,声音如怒涛翻腾,形象生动。
- “去年慈德门东雪”:回忆去年慈德门东边的雪景,勾起对往事的怀念。
- “永夜宫廊喝探喧”:整夜宫廊中喧闹的喝探声,再现了宫中的热闹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园木怒涛翻”将园中树木被风吹动的声音比作怒涛翻腾,形象生动。
- 回忆:通过对“去年慈德门东雪”和“永夜宫廊喝探喧”的回忆,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岁末寒风和园木声的描绘,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怒涛翻”、“慈德门东雪”、“永夜宫廊喝探喧”。
- “怒涛翻”:形象地描绘了园中树木被风吹动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慈德门东雪”:勾起了对过去雪景的怀念,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 “永夜宫廊喝探喧”:再现了宫中的热闹场景,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卧听园木怒涛翻”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去年慈德门东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怀念 D. 愤怒
- 诗中“永夜宫廊喝探喧”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宫中的安静 B. 宫中的热闹 C. 宫中的寂静 D. 宫中的冷清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绝句九首 其九》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但张耒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梦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张耒诗集》
- 《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