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次东阿道中》

时间: 2025-01-10 22:41:36

沙程万里趁岧峣,猎叶风寒酒力消。

一径啮轮崖石陡,残更咒月马铃骄。

苍茫问俗荒碑少,却曲迷阳古堠遥。

独有黄埃埋不得,春光透出柳条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上次东阿道中
冯钺

沙程万里趁岧峣,
猎叶风寒酒力消。
一径啮轮崖石陡,
残更咒月马铃骄。
苍茫问俗荒碑少,
却曲迷阳古堠遥。
独有黄埃埋不得,
春光透出柳条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北上途中,面对苍茫大地和萧瑟秋风的情景。漫长的沙路上,山峦嵯峨,寒风中,酒意渐消,孤独的旅途令人感到疲惫。小路在陡峭的崖石间蜿蜒,月光下,马铃声显得特别响亮。问世俗的变化,发现荒弃的碑刻已不再多见,曲折的古道遥不可及。唯有那黄沙无法掩埋,春光透过柳枝,依然生机勃勃。

注释:

  • 岧峣:形容山峦高耸、险峻。
  • 猎叶:秋风猎猎,吹动树叶,意指秋天。
  • 啮轮:指小路在崖石间曲折,像被咬过的轮子。
  • 咒月:在月明之夜,马铃声似乎在咒语般回响。
  • 黄埃:指沙土或尘土。
  • 柳条:指柳树的枝条,象征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善用生动的意象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一次北上的旅途中,反映了他对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的思考。

诗歌鉴赏:

《北上次东阿道中》是一首描绘旅途孤独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大自然的壮丽与旅者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开头以“沙程万里趁岧峣”将漫长的旅途与高耸的山峦相互辉映,传达出一种伟岸的自然景观及其带来的压迫感。接着,诗人通过“猎叶风寒酒力消”描绘了秋风中的凄凉,隐喻酒意的消退与旅途的无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苍茫问俗荒碑少”来表现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古老的碑刻已不再,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历史与传统。而“春光透出柳条条”则是对春天生机的期待与向往,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描绘、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既孤独又希望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程万里趁岧峣:漫长的沙路,伴随着高耸的山峰,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壮丽。
  • 猎叶风寒酒力消:秋风呼啸,酒意渐消,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与萧瑟。
  • 一径啮轮崖石陡:小路在陡峭的崖石间蜿蜒,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险。
  • 残更咒月马铃骄:月光下,马铃声响亮而清晰,反映了旅途的孤独与沉寂。
  • 苍茫问俗荒碑少: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古碑少见,隐喻历史的遗忘。
  • 却曲迷阳古堠遥:古老的道路曲折而遥远,表现出对过去的眷恋与无奈。
  • 独有黄埃埋不得:黄沙无法掩埋,象征着历史和自然的恒久。
  • 春光透出柳条条:春光透过柳枝,暗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回归。

修辞手法

  • 比喻:旅途比喻为漫长的沙程,体现艰辛。
  • 拟人:马铃声似乎在咒语般回响,赋予声音生命感。
  • 对仗:如“苍茫问俗荒碑少”,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孤独与希望并存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程:象征旅途的艰辛。
  • 岧峣:高耸的山峦,表现自然的伟岸。
  • 黄埃:指历史与现实的沉淀。
  • 柳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沙程”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快乐的时光
    • C. 繁华的城市
    • D. 生命的短暂
  2. 诗中“猎叶风寒酒力消”中“猎叶”指的是什么?

    • A. 秋风吹动的树叶
    • B. 秋天的水果
    • C. 旅途中的猎物
    • D. 诗人的思绪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冯钺的《北上次东阿道中》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冯钺则表现了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冯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