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墩》

时间: 2025-01-11 01:24:59

白草黄芦斥堠悬,残阳未尽执吟鞭。

星河澹远龙堆夜,风露荒寒雁塞天。

片月沙头垂辔过,一灯车里枕书眠。

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崹瘦水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草黄芦斥堠悬,残阳未尽执吟鞭。
星河澹远龙堆夜,风露荒寒雁塞天。
片月沙头垂辔过,一灯车里枕书眠。
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崹瘦水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萧瑟景象。白草和黄芦在斥堠上摇曳,残阳仍未完全落下,我不禁提笔吟唱。星河在远处悠远地流淌,夜幕降临,龙堆显得更加苍凉。风露带来一阵寒意,天边的雁阵飞过。月光下,我在沙滩边停下马匹,看到远处车中微弱的灯光,正好在书本上打个盹。遥远的地方,我想问问停留的地方,却发现周围只有寂静的水边和瘦削的山丘。

注释:

  • 白草:指白色的野草,象征荒凉和静谧。
  • 黄芦:指一种芦苇,生长在水边,常与孤独的景象相联系。
  • 斥堠:指荒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偏僻的环境。
  • 残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即将结束的事物。
  • 星河:银河,象征广阔的宇宙与神秘的夜空。
  • 龙堆:可能指代一种地形或山丘。
  • 风露:指风和露水,象征自然的清冷。
  • 雁塞天:雁群飞过,象征归乡和孤独。
  • 片月:指一轮明月,象征宁静与思念。
  • 垂辔:指放下马缰,象征停下脚步,享受静谧的时光。
  • 灯车:指车中点亮的灯,象征温暖和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伯鲁,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充满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受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孤独感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烟墩》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心境的诗,诗中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索。开头几句通过“白草”“黄芦”展现出一种荒凉的氛围,残阳的意象则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星河和龙堆的结合,描绘了一个辽阔而又寂寥的夜晚,随着“风露荒寒”的出现,寒冷的气息仿佛穿透了心田,令人感到一丝凄凉。

随后,诗人通过“片月沙头”和“一灯车里”展示了温暖与宁静的对比,月光下的沙滩和车中微弱的灯光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安宁。然而,最后的“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崹瘦水边”,则让人意识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虽然外在景物宁静,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归宿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草黄芦斥堠悬:描绘了一个偏僻的荒凉环境,白草和黄芦相互映衬,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2. 残阳未尽执吟鞭:诗人未能忍住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继续吟唱,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3. 星河澹远龙堆夜:夜空中的星河与遥远的龙堆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孤独感。
  4. 风露荒寒雁塞天:冷风和露水带来的寒意,仿佛在提醒诗人生命的无情,雁群的飞过又增添了归乡的思念。
  5. 片月沙头垂辔过:在沙滩边停下马匹,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沉思。
  6. 一灯车里枕书眠:车中的灯光和书本,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向往。
  7. 迢迢借问停骖处:远方的问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方向的迷茫。
  8. 寂寞崥崹瘦水边:最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身处寂静的环境中,营造出孤独和思索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白草黄芦”与“残阳未尽”形成对比,增添了音韵美。
  • 意象:通过自然的描写,传达了深层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呈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归宿的渴望,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白草:象征孤独和荒凉。
  • 黄芦: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无情。
  • 星河:象征广阔的宇宙和人生的渺小。
  • 残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雁阵:象征思乡与归属的情感。
  • 月亮: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草”和“黄芦”象征什么?
    A. 生机勃勃
    B. 荒凉和孤独
    C. 和谐和温暖

  2. “星河澹远”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自然的辽阔与神秘
    C. 人际的亲密

  3. 在诗中,诗人在哪个场景中打盹?
    A. 沙滩边
    B. 山顶
    C. 河边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在同样描绘孤独和自然的主题中,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宁静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而《烟墩》则更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内心情感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归宿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伯鲁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