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外亭》
时间: 2025-01-11 04:55: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尘外亭
苏轼 〔宋代〕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白话文翻译
楚山淡然无姿,赣水清澈可鉴。
我在尘世之外闲游,挥手告别这世间。
山高真惜人力,走十步就得休息。
转身站在浮云之端,俯视万井的美丽。
幽人聚会的地方,龙虎为我斩草除根。
马驹又有什么可疑,难道陷入了山鬼的计谋?
夜间的围墙并不能帮助我,错误地敬重它想要逝去。
我戏谑地留下一句话,千年之后再起争论。
注释
- 尘外:指世俗之外,隐居的状态。
- 楚山:指楚地的山,形容山的苍翠。
- 赣水:指赣江,水清如镜,可以映照。
- 散策:散步游玩。
- 麾手:挥手,表示告别。
- 十步辄一憩:走了十步就要休息一次,形容山路艰辛。
- 浮云端:高处的云端,象征超脱。
- 万井丽:形容大自然的美景。
- 龙虎:象征力量与威严。
- 马驹:小马,象征年轻人。
- 夜垣:夜晚的围墙,暗示隔离和孤独。
- 戏留一转语:留下幽默的言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也有柔情细腻,尤其擅长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写山水。
创作背景
《尘外亭》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处于人生的低谷。此时他选择隐居于大自然之中,借此表达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尘外亭》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楚山与赣水的清幽之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的开篇“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便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自然的清新与静谧,令人感受到一种脱离尘世的惬意。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在山中漫步的情景,十步一憩,流露出对自然的珍惜与对人力的无奈。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诗人站在云端,俯瞰大地,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下来的“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则引入了传说中的龙虎,暗示诗人在此处的隐居生活不仅是对世俗的逃避,更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在此,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思,让读者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更体会到一种哲理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山澹无姿:楚山虽无华丽的姿态,却有自然的宁静。
- 赣水清可厉:赣水清澈如镜,能够映照出万物。
- 散策尘外游:在尘世之外漫步游玩,表达对世俗的告别。
- 麾手谢此世:挥手告别红尘,体现对现实的不满。
- 山高惜人力:山路陡峭行走艰辛,表现对自然的敬畏。
- 十步辄一憩:每走十步就要停下来休息,形象地描绘出旅途的艰辛。
- 却立浮云端:站在云的上方,象征着清高与脱俗。
- 俯视万井丽:俯瞰大地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 幽人宴坐处:隐士聚会的地方,暗示隐居生活。
- 龙虎为斩薙:龙虎象征力量与神秘,表示对自然的敬仰。
- 马驹独何疑:小马无所怀疑,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
- 岂堕山鬼计:质疑山鬼的阴谋,表达对迷信的轻视。
- 夜垣非助我:夜晚的围墙无法帮助我,暗示孤独。
- 谬敬欲其逝:错误地尊重它,反映出对世俗的反思。
- 戏留一转语:留下幽默的言辞,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千载起攘袂:千年之后仍将引起争论,暗示诗的永恒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端”比喻高远的境界。
- 拟人:如“龙虎”为自然赋予了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和节奏上均有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歌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反映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一颗淡泊心灵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超脱。
- 赣水:代表清澈与明亮。
- 浮云:象征高远与自由。
- 龙虎:寓意力量与神秘。
- 夜垣:象征孤独与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楚山澹无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山的赞美
b) 对山的无奈
c) 对自然的淡泊 -
诗人提到“十步辄一憩”,这句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轻松
b) 旅途的艰辛
c) 旅途的快感 -
“俯视万井丽”中“万井”指的是什么? a) 万物生灵
b) 大地的美丽
c) 井水清澈
答案
- c) 对自然的淡泊
- b) 旅途的艰辛
- b) 大地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更强调旅途的快感与豪情。
- 《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波动,与《尘外亭》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此内容旨在丰富对《尘外亭》的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苏轼的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