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子京宋城道中诗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4 03:20:15

沙冈牛酒市,渺岸指前程。

断梗随鸥远,残霞与鹜平。

村声喧坱莽,林影倒澄瀛。

俗物难遮眼,支离病骨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沙冈牛酒市,渺岸指前程。
断梗随鸥远,残霞与鹜平。
村声喧坱莽,林影倒澄瀛。
俗物难遮眼,支离病骨轻。


白话文翻译:

在沙冈边的小酒市,我向远方渺茫的岸边指点着未来的路。
断了的浮萍随着海鸥飞远,残余的晚霞与野鸭在水面上齐平。
村庄的声音在荒草丛中喧闹,树林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
世俗的事物难以遮蔽我的眼睛,虽然身体虚弱,但我心境轻松。


注释:

  • 沙冈:指沙滩或沙洲。
  • 牛酒市:牛肉和酒的集市,象征着生活的繁华。
  • 渺岸:遥远的岸边,形容前途的渺茫。
  • 断梗:指断了的浮萍。
  • :海鸥,象征自由。
  • 残霞:晚霞未消的余晖。
  • :野鸭。
  • 澄瀛:指清澈的湖水。
  • 俗物:世俗的事物,指生活中的烦扰。
  • 支离:破碎、散乱。
  • 病骨轻:指身体虚弱,形容内心的轻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著称,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行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诗人在游历中,虽身心疲惫,却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


诗歌鉴赏:

葛胜仲的这首《次韵李子京宋城道中诗三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思考。开头的“沙冈牛酒市”不仅描绘了一个繁华的市镇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富足的向往。而“渺岸指前程”,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前路未知,依然要勇敢前行。

接下来的“断梗随鸥远,残霞与鹜平”,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海鸥与晚霞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美丽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尤其是“村声喧坱莽”,通过乡村的喧闹声,表现出生活的真实与温暖,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最后的“俗物难遮眼,支离病骨轻”则是对内心的反思,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琐事与烦恼,但诗人却能够保持清醒的眼光与轻松的心态,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形成了一个和谐而又富有哲理的整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沙冈牛酒市: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市场,展现了生活的繁华。
  2. 渺岸指前程:表达了对未来的渺茫与期待。
  3. 断梗随鸥远:将浮萍与海鸥相联系,寓意自由与随性。
  4. 残霞与鹜平:晚霞和野鸭的平静,反映了一种宁静的心境。
  5. 村声喧坱莽:乡村的声音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6. 林影倒澄瀛:树林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形成美妙的画面。
  7. 俗物难遮眼:世俗的事物无法遮蔽内心的明亮。
  8. 支离病骨轻:尽管身体虚弱,却心境轻松,反映了对生活的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梗随鸥远”,比喻浮萍的漂泊与自由。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残霞”、“林影”等,构建了诗人内心的世界。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世俗的超然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示了古代士人的情怀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冈:象征自然与乡村的结合。
  • 牛酒市:代表生活的富足与热闹。
  • 鸥、霞、鹜:象征自由与宁静。
  • 村声、林影:展示乡村的真实与和谐。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牛酒市”指的是什么? A. 乡村的集市
    B. 城市的酒楼
    C. 海边的渔市

  2. “渺岸指前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感受? A. 清晰可见
    B. 渺茫与期待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俗物难遮眼”意指什么? A. 生活中的琐事
    B. 未来的希望
    C. 内心的明亮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葛胜仲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节描写,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意境营造。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风格迥异,葛胜仲的诗更为温暖质朴,王维则显得高远清逸。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