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25:30

名胜音尘隔,怀贤自渴饥。

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

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

意思解释

幽居二首 其二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原文展示

名胜音尘隔,怀贤自渴饥。
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
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

白话文翻译

名胜之地的音讯与尘世隔绝,我心中怀念贤士却又感到干渴饥饿。在那千岩耸立的秀丽之处,我独自一人悬坐在榻上,恍若与世无争。盛夏的季节,我懒得穿衣,深林的凉爽适合我躺在竹席上。要如何招待朋友的到来呢?不如一同品读几卷流亡仙人的诗篇。

注释

  • 名胜: 指风景名胜之地。
  • 音尘隔: 形容与外界的消息隔绝。
  • 怀贤: 怀念有才德的人。
  • 渴饥: 比喻内心的空虚与渴望。
  • 千岩耸秀: 描绘壮丽的山岩。
  • : 床,指诗人独处的地方。
  • 盛夏: 夏季炎热的时节。
  • 衣裳懒: 指在酷暑中懒得穿衣。
  • 深林枕簟: 指在深林中躺在竹席上的舒适。
  • 谪仙: 指被贬谪的仙人,常用以形容有才华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反映了他在深山中生活的孤独与清静。

诗歌鉴赏

《幽居二首 其二》是葛胜仲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对名胜与贤士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开篇“名胜音尘隔”一句,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恬淡心境,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在“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中,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独自一人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在盛夏的背景下,诗人以“盛夏衣裳懒”描绘出一种慵懒自在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生活的满足。最后“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抛开世俗的繁琐,阅读谪仙的诗作成为了他与友人交流的方式,显示出他对文人雅趣的向往。

整首诗既有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又有对内心渴望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名胜的隔绝与内心的渴望。
    • 第二联通过描绘秀丽的山岩,表达诗人的独处心境。
    • 第三联展现盛夏的慵懒与深林的舒适。
    • 第四联则以阅读谪仙诗作作为精神寄托,暗示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名胜与音尘的隔绝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使用了拟人手法,如“深林枕簟宜”,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温暖。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自然与精神追求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名胜: 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 千岩: 代表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 衣裳: 暗示着世俗的繁琐与束缚。
    • 深林: 象征着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谪仙诗: 代表着理想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名胜音尘隔”指的是什么?

    • A. 与世隔绝
    • B. 风景名胜
    • C. 内心的孤独
    • D. 友情的渴望
  2. 诗人选择在盛夏“衣裳懒”的原因是什么?

    • A. 害怕炎热
    • B. 享受自然的舒适
    • C. 追求时尚
    • D.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对月影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葛胜仲的隐逸心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