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山谒蒋叔明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寒食观山道,佳城隔垄分。
赵公今不武,蒋老去修文。
歌薤犹前日,栽松已插云。
生平各投分,絮酒荐蒿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食节期间,作者沿着观山的道路游览,看到美丽的城市和田垄交错的景象。赵公如今已不再勇武,蒋老则专心于修文。歌唱着香葱的歌声依然如旧,而种下的松树已高耸入云。生平各有各的追求,酒席上,绵软的酒和蒿菜被荐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指的是寒食节,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祭祖扫墓,禁火冷食。
- 佳城:美好的城市。
- 赵公:指的是赵云,三国时期的勇将,暗指当时的武将已不再有作为。
- 蒋老:指蒋子文,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士或文人。
- 歌薤:指的是歌唱葱的歌,象征春天的气息。
- 荐:推荐、供奉。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强调清明和缅怀。
- 赵公与蒋老: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个人追求的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字句流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的时代变迁与个人追求的不同,引出一番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游历的场景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理想的思考。开篇提到的“寒食观山道”,即暗示着一种追思与怀旧的情感,寒食节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新生。诗中“佳城隔垄分”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显示出自然的和谐美丽。接着提及“赵公今不武”,反映了对英勇武将的惋惜,暗示着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失落。而“蒋老去修文”则表明了文人对文化修养的重视,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重要性。
后两句“歌薤犹前日,栽松已插云”则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记忆的坚守,歌声依然,种下的松树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扎根。最后以“生平各投分,絮酒荐蒿焄”总结,体现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虽有不同,但都值得珍惜与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食观山道:在寒食节这天,我在观山的道路上徘徊。
- 佳城隔垄分:美丽的城市在田垄的隔挡下显得格外迷人。
- 赵公今不武:如今的赵公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勇武。
- 蒋老去修文:而蒋老则专注于文采修养。
- 歌薤犹前日:歌唱着葱的歌声依旧像往昔。
- 栽松已插云:种下的松树已高高耸立,直插云霄。
- 生平各投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生活分配。
- 絮酒荐蒿焄:酒席上,绵软的酒与蒿菜被推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佳城隔垄分”与“赵公今不武”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松树象征着理想与希望,葱的歌声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坚定。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反思了个人的选择与时代的变迁,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着追忆和怀念。
- 佳城: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 赵公:象征着英勇与失落的理想。
- 蒋老:代表着文化与修养的重要性。
- 松树:象征着理想的扎根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元宵节
D. 寒食节 -
诗中提到的“蒋老”主要代表什么?
A. 武将
B. 隐士或文人
C. 农民
D. 商人 -
诗人通过“栽松已插云”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失落
D. 对自然的崇拜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展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王维的风格更加清幽淡雅,而葛胜仲则更注重对历史与人物的反思,二者在主题上虽有共通,但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