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无庵于道人六言一首
无尽空诸有,孤立何须同参。
道人不置产业,寄孟家废庵。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无庵道人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提到,既然万物皆空,何必与他人争同?道人成就不起任何产业,只是将自己的庵舍寄托在孟家的废庵之中。
注释
- 无尽空诸有:无尽的空性包容了一切事物,也即一切都是虚幻的。
- 孤立何须同参:孤独而独立,何必和他人一起参悟呢?
- 道人:指道教的修行者。
- 不置产业:不积累世俗的财富和产业。
- 寄孟家废庵:把自己的庵堂寄放在孟家的废弃庵堂中,暗示一种寄居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顺,号天池,晚号孟氏,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多以豪放、深邃见长,常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无庵道人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道教的思想。前两句探讨了宇宙的空性,强调了万物的虚幻。诗人借无庵道人之名,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独立精神,表明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真正的智慧在于对内心的关注与超脱。后两句则揭示了道人的生活状态,虽无固定的产业,但却寄情于自然与隐居的生活,反映出他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超然。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味,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尽空诸有:指宇宙万物皆为空,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
- 孤立何须同参: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表现出一种对社会关系的超越。
- 道人不置产业:道人的生活态度是放下世俗的追求,不追求物质财富。
- 寄孟家废庵:表达了道人的隐居生活,象征着对尘世的摒弃和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空性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反映了道教的核心观念。
- 对仗:“无尽空”与“孤立”形成对照,突显了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物质的超脱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展现出一种道教哲学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象征虚无与自由,代表道教的核心思想。
- 孤立:象征独立与自我,反映个体对世俗的超越。
- 庵:象征隐居与远离尘世,是追求内心平静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尽空诸有”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物质的丰富
B. 万物皆为空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B -
“道人不置产业”中的“产业”指的是什么?
A. 个人名声
B. 物质财富
C. 社会地位
答案:B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生活态度的推崇?
A. 追求名利
B. 超脱与隐居
C. 社会交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物质的超脱与隐居的选择,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描绘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理想生活。两者都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风格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诗词》
- 《刘克庄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