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庆善游圆觉寺归四首时仆亦方自径山归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7:1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鞋访云水,僧馔饫茭蒲。
落拓人谁识,迂愚世所无。
鴳鹏从物化,牛马任人呼。
世事何须问,诸公在禁途。
白话文翻译
青鞋子踏着云水而来,僧人用茭白和蒲菜来款待我。
我这样落魄的人,谁会认识呢?在这个世俗中,我是多么的迂腐愚笨。
大鹏和鴳鸟随风而去,牛马则任由人们驱使。
世间的事情何必去打听呢?那些人都在禁忌的道路上。
注释
- 青鞋:青色的鞋子,常用来表示出行的简朴与自然。
- 云水:指云雾与水流,寓意自然的幽静之美。
- 僧馔:僧人的饭菜,表示在寺庙中受到的款待。
- 饫:指吃,享用。
- 茭蒲:指一种水生植物,茭白和蒲菜,常用于素食。
- 落拓:形容失意、潦倒的状态。
- 迂愚:形容人过于愚笨、迂腐。
- 鴳鹏:大鹏,传说中的一种鸟,象征着壮志与自由。
- 物化:指随物而化,随环境而变化。
- 世事:世俗的事情。
- 禁途:指被禁锢的道路,暗示世俗的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洒脱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是葛胜仲在游览圆觉寺后写的,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淡漠与对自然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动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特点。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对应着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首句“青鞋访云水”便展示了他简朴的行踪,追求自然的心态。接下来的“僧馔饫茭蒲”则通过对僧人粗糙饭菜的描写,反映出他对世俗奢华的拒绝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中“落拓人谁识”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的自嘲与孤独,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漠然和对自我价值的困惑。而“鴳鹏从物化,牛马任人呼”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鹏象征着自由与理想,但在现实中却被物质和世俗束缚。最后一句“世事何须问,诸公在禁途”则是对世俗的无奈与释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透彻理解和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形成了一种淡淡的禅意,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鞋访云水:青鞋象征着轻便和自由,表示诗人追寻自然的心情。
- 僧馔饫茭蒲:描述在寺庙中享受简单的素食,体现了诗人的清高与淡泊。
- 落拓人谁识:表达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 迂愚世所无:自嘲缺乏世俗的精明与圆滑,反而显得愚笨。
- 鴳鹏从物化:大鹏随意变化,象征理想与自由的逝去。
- 牛马任人呼:牛马被驱使,隐喻人被社会所控制与操纵。
- 世事何须问:对世俗纷扰的漠然,显示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 诸公在禁途:指那些被束缚在世俗中的人,暗示诗人自我超脱。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鴳鹏”)、对仗(如“世事何须问,诸公在禁途”),以及意象的反复,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青鞋:象征自然、自由与简朴的生活。
- 云水:代表幽静与自然的和谐。
- 僧馔:体现出对物质的拒绝,追求精神的满足。
- 鴳鹏:象征理想与自由的渴望。
- 牛马:代表被束缚的生活,暗示社会的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鞋”象征什么?
- A. 高贵
- B. 自由
- C. 富有
- 答案:B
-
“僧馔饫茭蒲”中的“饫”是什么意思?
- A. 烹饪
- B. 吃
- C. 喝
- 答案:B
-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 A. 热衷追求
- B. 漠然
- C. 充满好奇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漠,风格清新自然。
- 《早发白帝城》: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