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时间: 2025-01-11 05:0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塞江流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
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
惟余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
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
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
与君饮酒细论文,酒酣访古江之濆。
仲谋公瑾不须吊,一酹波神英烈君。
杭州伍子胥庙封英烈王。
白话文翻译:
你家稻田在西蜀一带最为出名,十足的财富如同捣玉扬珠般珍贵。
塞江的水流入书楼,碧瓦朱栏辉映在山谷之中。
我不惜倾家荡产寻求快乐,花尽黄金如同蜡烛燃尽。
只剩下旧书一百车,准备坐船载入荆江的曲折水道。
江边的青山又算什么,远远望去伍洲就像刘郎的渔场。
明天寒食节我来拜访你,请你杀了耕牛来压酒。
我们一起喝酒细细讨论,酒酣畅时探讨古事江边的凹处。
不必为仲谋公瑾感到惋惜,敬酒祭奠英烈的神灵。
杭州的伍子胥庙中封存着英烈的事迹。
注释:
- 倾家取乐:倾尽家财寻求快乐。
- 散尽黄金如转烛:形容花费金钱极为奢侈,像蜡烛一样容易燃尽。
- 仲谋公瑾: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
- 一酹波神:敬酒于江中水神,表明对英雄的追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兼任官职。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美,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期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朋友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与深邃的人生哲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描绘稻田的富饶与山水的美丽,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反映出他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在对话的结构中,苏轼与友人相约饮酒,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惜。酒酣之际,诗人提到仲谋公瑾,表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英雄难再的感慨。整首诗在轻松的叙述中融合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苏轼个人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家稻田冠西蜀:开篇即以对朋友家乡稻田的赞美,设定了富饶的背景。
- 捣玉扬珠三万斛:强调财富的珍贵,形象生动。
- 塞江流起书楼: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书楼的建立暗示了文化的繁荣。
- 碧瓦朱栏照山谷:生动的景色描写,展现出环境的美丽。
- 倾家取乐不论命:表达诗人对生活乐趣的执着,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
- 散尽黄金如转烛:奢华的生活方式引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 惟余旧书一百车:书籍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累,虽然物质消逝,但精神财富仍然存在。
- 方舟载入荆江曲:隐喻着对生活的承载与对历史的追溯。
- 江上青山亦何有:对自然的淡泊,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 伍洲遥望刘郎薮:远方的朋友,体现了对友谊的思念。
- 明朝寒食当过君:提前约定再聚,显得亲切自然。
- 请杀耕牛压私酒:在寒食节,特别的饮酒场合。
- 与君饮酒细论文:饮酒与谈论古事的结合,体现了文人的雅趣。
- 酒酣访古江之濆:在酒醉时探讨历史,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 仲谋公瑾不须吊:不必为英雄的陨落而伤感,表现出诗人对英雄的尊重。
- 一酹波神英烈君:以酒祭奠英烈,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杭州伍子胥庙封英烈王:提及历史,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厚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捣玉扬珠”形象地比作财富的珍贵。
- 对仗:整首诗的平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象征:如“旧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物质财富的淡然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其豁达的生活态度与对历史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田:象征富饶与生活的基础。
- 青山:自然的美,象征宁静与和谐。
- 酒:象征友谊与快乐,也隐喻人生的短暂。
- 旧书: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倾家取乐不论命”是什么意思? A. 不在乎生死,追求快乐
B. 只关注财富
C. 不在乎朋友 -
“散尽黄金如转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金钱的珍视
B. 对物质的轻视
C. 对生活的无奈 -
诗中提到的“仲谋公瑾”指的是谁? A. 曹操
B. 周瑜
C. 刘备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诗作相比,苏轼的诗歌更注重生活的哲理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常常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豪放与对自由的渴望。在意象运用上,苏轼更倾向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