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杂诗 其三》
时间: 2025-01-26 01:5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剪诸边贼算深,一宵风雨忽南侵。
翻城虎旅元牙爪,揖寇貂珰总腹心。
黑眚蚤从三殿出,黄霾频障九天阴。
卜年亦拟齐周历,洛鼎安危匪自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贼寇的深重算计,突如其来的风雨使得南方的侵扰加剧。敌军如同猛虎进城,挥舞着凶狠的爪牙,迎接他们的却是贪婪的敌人。黑暗的灾难早已从三殿中浮现,黄色的雾霾频频遮蔽了九天的晴空。对于未来的预测,我也希望能够像齐国和周朝那样有个明确的历法,但洛鼎的安危却是从今往后都不能确定了。
注释
- 尽剪:彻底剿灭。
- 诸边贼:指各个边境的盗贼和敌人。
- 虎旅:敌军的比喻,形象生猛。
- 揖寇:迎接敌人。
- 貂珰:指华丽的服饰,象征奢华和权势。
- 黑眚:黑暗的灾难或祸患。
- 黄霾:指黄气、雾霾等自然现象,暗示恐慌和不安。
- 卜年:占卜来年。
- 洛鼎:古代的祭器,象征国家的安定与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之遴(约1566-1625),字子遴,号白云山人,明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
创作背景
《燕京杂诗》是陈之遴在明末动荡时期创作的一组诗作,该时期国家内忧外患,边疆频繁受到侵扰,诗人以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全和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来临的场景,隐喻外敌的侵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尽剪诸边贼算深”,语句简练,直指问题的核心,表明诗人对边境贼寇的惩治呼声。在“翻城虎旅元牙爪”中,诗人用“虎旅”这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敌军的残暴和威胁。整首诗运用大量的意象,构建出一种紧迫而压抑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祖国面临的危机。
后半部分的“黑眚蚤从三殿出,黄霾频障九天阴”,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无助,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前景渺茫的现实。最后两句“卜年亦拟齐周历,洛鼎安危匪自今”则是对未来的思考,期望能够借鉴历史的经验,却又深知现实的艰难和不确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剪诸边贼算深:表达了对边境盗贼势力的痛恨与剿灭的决心。
- 一宵风雨忽南侵:突如其来的风雨象征敌军的侵袭,暗示了危机的来临。
- 翻城虎旅元牙爪:敌军如猛虎般的攻击,形象生动,突显了战争的残酷。
- 揖寇貂珰总腹心:迎接敌人的贪婪与背叛,揭示了内部的腐化与堕落。
- 黑眚蚤从三殿出:灾难的来临,暗示国家高层的腐败与无能。
- 黄霾频障九天阴:自然的变化与国家的动荡相呼应,表现了诗人的忧虑。
- 卜年亦拟齐周历:对未来的思考,试图寻找历史的借鉴。
- 洛鼎安危匪自今:象征国家的安危,表明局势的复杂与无法预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敌军比作“虎旅”,增强了表现力。
- 对仗:如“黑眚蚤从三殿出,黄霾频障九天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洛鼎象征国家的安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明末时期的动荡和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警惕。
意象分析
- 边贼:象征外敌的侵扰与国家安全的威胁。
- 虎旅:代表敌军的凶狠与残暴。
- 黑眚与黄霾:暗示国家的内忧外患,代表不安与恐惧。
- 洛鼎:象征国家的安危,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虎旅”比喻了什么?
- A. 友军
- B. 敌军
- C. 商旅
- D. 农民
-
“卜年亦拟齐周历”中“卜年”是指什么?
- A. 预测未来
- B. 计算时间
- C. 祭祀
- D. 种植
-
诗中的“黑眚”象征着什么?
- A. 繁荣
- B. 灾难
- C. 希望
- D. 安宁
答案
- B. 敌军
- A. 预测未来
- B. 灾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陈之遴的《燕京杂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前者更关注外患,后者则侧重于内忧,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视角。
参考资料
- 《明诗选》:对明代诗歌的系统研究。
- 《唐诗三百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整理,提供对比与参考。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深入理解陈之遴的《燕京杂诗》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