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阳清明日雨霁
作者:李正封 〔唐代〕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白话文翻译
清明的早晨阳光明媚,昨夜刚刚下过少许雨。
千家万户的烟火气息依然在,街道上却没有一丝尘土。
酒楼旁的河桥上春意盎然,宫殿中午时分显得悠闲。
游人们都恋恋不舍于芳草,半夜时分却听到城里的鼓声。
注释
- 晓日:清晨的阳光。
- 清明:指清明节,时节温暖,万物复苏。
- 嵩少雨:指嵩山附近下的少量雨。
- 千门:千家万户的意思。
- 尚烟火:指仍有炊烟,表示生活气息。
- 九陌:指街道,通常指城市的繁华。
- 酒绿:形容酒楼的春色,绿意盎然。
- 漏闲:指时间的流逝,悠闲自在。
- 游人:游玩的人,通常指游客。
- 恋芳草:指留恋春天的芳草。
- 半犯:指半夜时分,或许是半夜的意思。
- 严城鼓:指城墙上的鼓声,通常用于报时或警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正封,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明节,正值春日,诗人描绘出雨后的清明节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游人的欢快,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洛阳清明日雨霁》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开篇以“晓日清明天”引入,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明媚,接着描述了“夜来嵩少雨”,展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与生机,暗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则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城市的繁忙与洁净,尽管生活气息浓厚,但街道却显得十分干净,反映出当时洛阳的繁荣景象。
接下来的“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描绘了河边酒楼的生机与宫殿的悠闲,展现出一种春天的繁华与宁静。最后一句“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表达了游人对春天草色的留恋,以及夜晚城中的鼓声,营造出一种生活的热闹与惆怅,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日清明天:清晨的阳光明媚,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夜来嵩少雨:昨夜的少量雨水给大地带来了清新与湿润。
- 千门尚烟火:千家万户的生活气息依然浓厚,显示出生活的忙碌与温暖。
- 九陌无尘土:街道上干净整洁,反映出城市的繁荣。
- 酒绿河桥春:酒楼旁的河桥春意盎然,形成生动的春日景象。
- 漏闲宫殿午:宫殿中的时光流逝而悠闲,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游人恋芳草:游人沉醉于春草的美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半犯严城鼓:夜晚城中鼓声,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与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生活气息形象地表现为“烟火”,生动形象。
- 拟人:游人对芳草的“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欢快、宁静、繁荣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日:象征新的开始,温暖与希望。
- 烟火:象征人间的生活气息,温暖与繁忙。
- 河桥: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的美好。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气息。
- 城鼓:象征生活的节奏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
诗句“千门尚烟火”中“烟火”主要指什么? A. 烟花
B. 炊烟
C. 烟雾
D. 火焰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清明》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与《洛阳清明日雨霁》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春晓》更侧重于晨景的宁静,而《洛阳清明日雨霁》则着重于节日的热闹与繁荣。
- 《清明》(杜甫)则更关注于清明时节的哀思与追忆,展现出一种沉重的情感,与李正封的欢快氛围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