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杂诗 其八》
时间: 2025-01-11 07:57:53意思解释
燕京杂诗 其八
作者:陈之遴 〔明代〕
原文展示:
中书罢省启文渊,阁老仍专宰相权。
非少萧曹扶汉日,终如牛李乱唐年。
荒陵石马寒风里,废沼金凫落月前。
行过黄扉长太息,虚将误国恨中涓。
白话文翻译:
中书省的事务已停止,启文渊的职务被取消,阁老依旧掌握宰相的权力。
并不是少数的萧曹帮助汉朝的日子,最后还是像牛李之乱的唐朝年间。
荒凉的陵墓中,石马在寒风中凄凉,废弃的池塘里,金色的野鸭在月光下坠落。
经过黄扉,长叹一声,虚空中充满了对国家误国的恨意。
注释:
- 中书:古代中央官署,负责起草文书和处理机密事务。
- 罢省:停止或解除某个职务或机构的职能。
- 阁老:指阁臣,通常是指掌握实权的高级官员。
- 萧曹:指东汉末年的萧何和曹操,意指有权的辅佐者。
- 牛李:指牛辅和李傕,历史上著名的乱政事件,象征政治动荡。
- 荒陵石马:指荒废的帝王陵墓及其石刻,寓意历史的沧桑。
- 黄扉:古代官府的门,象征权力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之遴,明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庄重典雅,常用历史典故来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政治腐败、权臣专权的时期。作者通过描写政治乱象,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书省的停办为引子,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混乱和权力的集中,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揭示了权臣的专权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诗中提到的“牛李乱唐年”不仅是历史的借鉴,也反映了对未来的担忧。后半部分的意象描绘,荒凉的石马和废池中的金凫,象征着衰败的国家和失落的历史,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的“虚将误国恨中涓”则是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对当前政局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对现实的强烈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书罢省启文渊”:指中书省的停办及启文渊的责任被解除,反映出政治的动荡。
- “阁老仍专宰相权”:阁老依旧掌握实权,暗示权力的集中与腐败。
- “非少萧曹扶汉日”:并不是萧何、曹操这样的人来扶持汉朝,说明缺乏有力的辅佐。
- “终如牛李乱唐年”:最终局势将如同牛李之乱般混乱,暗示未来的悲观预期。
- “荒陵石马寒风里”:描述了荒废的皇陵,石马在寒风中显得孤独,象征历史的衰败。
- “废沼金凫落月前”:废弃的池塘里,金色的野鸭在月下落水,描绘了凄凉的景象。
- “行过黄扉长太息”:经过古老的黄扉,发出长叹,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悲愤。
- “虚将误国恨中涓”:在虚无的感叹中,满是对国家误国的恨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荒陵石马”和“废沼金凫”来比喻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困苦。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的对比。
- 意象:使用历史意象(牛李之乱、萧曹)来加强诗的深度和历史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借鉴与现实的观察,表达了对国家政治腐败的深切忧虑与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陵:象征历史的沧桑与衰败。
- 石马:代表着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孤寂。
- 金凫: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与无奈。
- 黄扉:权力的象征,暗含对权力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牛李乱唐年”是指哪个历史事件? A. 汉朝的动乱
B. 唐朝的动乱
C. 宋朝的动乱 -
“中书罢省”中的“罢”是什么意思? A. 继续
B. 停止
C. 增加 -
诗中“荒陵石马寒风里”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A. 繁荣
B. 凄凉
C. 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陈之遴的《燕京杂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同情,而陈之遴则着重于政治的腐败与历史的教训,展现出不同的视角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明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