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
时间: 2024-09-19 21:53: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以手
物役会有时,星言従高驾。道逢南山云,烦吸如电过。竟谁使令之,衮衮従空下。龙移相排拶,风舞或颓亚。散为东郊雾,冻作枯树稼。或飞入吾车,逼仄人肘胯。搏取置笥中,提携反茅舍。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云兮汝归山,无使达官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物体和现象有时会受到影响,星星的言语仿佛从高空而来。在路上遇见南山的云,吸引着我如同电光一闪。究竟是谁在指挥这些云彩,它们浩浩荡荡从空中降下?云如龙般变幻,风舞动着或显得颓废。它们散落成东郊的雾,凝结成枯树的寒霜。有时云会飞入我的车中,挤得我肘膀难以活动。我试图捕捉它们放入箱中,带回自己的茅草屋。打开箱子放出它们,依然会变化无常。云啊,你要归山去,不要让达官贵人惧怕你。
注释
- 物役:指自然现象或物体的运动。
- 星言:形容星星的言语,可能是指夜空中的星星。
- 烦吸:形容被吸引、困扰的感觉。
- 衮衮:形容云彩众多、繁盛。
- 龙移:云在空中如龙般游走、变化。
- 逼仄:形容空间狭窄,无法活动自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苏轼的诗歌以豪放、婉约著称,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中浓厚的自然意象及对云的描绘,体现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云的深切思考和感悟。诗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群马奔突”的比喻,形象地传达了云彩的奔腾与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苏轼通过对云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中“不使达官怕”的一句,暗示了自然的随意与人类的渺小,体现了诗人对权威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苏轼以云为媒介,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物役会有时:自然现象会在某些时刻产生变化。
- 星言従高驾:仿佛星星的声音从高空传来。
- 道逢南山云:在路上遇到南山的云彩。
- 烦吸如电过:如电光般快速地被吸引。
- 竟谁使令之:究竟是谁在操控这些云彩呢?
- 衮衮従空下:云彩浩浩荡荡从空中降下。
- 龙移相排拶:云如龙般游走、变幻。
- 风舞或颓亚:风舞动着云,有时显得颓废。
- 散为东郊雾:散落成东边的雾气。
- 冻作枯树稼:凝结成寒霜,像枯树的稼穑。
- 或飞入吾车:有时云会飞入我的车中。
- 逼仄人肘胯:使我感到空间狭窄,难以活动。
- 搏取置笥中:我试图捕捉它们放入箱中。
- 提携反茅舍:带回自己的茅草屋。
- 开缄乃放之:打开箱子把它们放出。
- 掣去仍变化:它们依然会变化无常。
- 云兮汝归山:云啊,你要回归山中。
- 无使达官怕:不要让达官贵人感到惧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群马奔突”,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云以情感和意志,如“云兮汝归山”。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和对仗。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权威的反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自然的变化与无常,代表着自由与无拘束。
- 电:代表快速、瞬息万变的事物。
- 龙:象征力量与变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诗中“群马奔突”比喻的是?
- A. 风
- B. 云
- C. 雨
-
诗中提到的“达官”指的是?
- A. 普通百姓
- B. 官员
- C. 商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歌在意象上常有相似之处,均描绘自然景象,但李白更侧重豪放与个性的表达,而苏轼则更加细腻与哲思。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