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时间: 2025-01-26 04:14:44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

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

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苏轼 〔宋代〕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
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
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白话文翻译:

空荡荡的床上只有敲击的声音,花上春天的鸟儿像冰上打着雹子。
在醉梦之中醒来,突然湖风吹入,感到一阵寒意。
转动着锅铲,春水流淌,弦乐在霜中拨动。
月亮落下,时已更阑,再请宫中乐师高奏独自弹奏。


注释:

字词注释:

  • 响琢:指敲击声,形容床上或房间内传出的响声。
  • 春禽:春天的鸟。
  • 冰上雹:比喻鸟鸣声清脆,像冰上落雹的声音。
  • 醉梦:沉浸在酒醉的梦境中。
  • 湖风:来自湖面的风。
  • 镬索:与烹饪相关的工具,象征生活的琐碎。
  • 流弦:指乐器的弦乐声。
  • 月堕更阑:月亮沉落,时已深夜。

典故解析:

  • 月堕更阑:更阑即午夜,代表夜深人静,常用以表现孤寂和思绪。
  • 醉梦:常用来表现人在梦中对现实的逃避,表达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气质,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在孤独环境中的感受,借助春天的意象反映了生活的美好与孤寂的对比。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是一首体现了苏轼情感细腻的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慨。开头的“空床响琢”,不仅描绘了一个空寂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接着“花上春禽冰上雹”,生动形象地将春天的鸟鸣与冰雹的声音相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随着“醉梦尊前”,诗人透露出自己在酒醉中对梦境的依赖,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生活的失落。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常。随着春水流动,时间在流逝,而“月堕更阑”则加深了夜的寂静与思考。最后一句“更请宫高奏独弹”,既是对音乐的渴求,又是对孤独的无奈呼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词在意象上和情感上都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乏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床响琢:描绘空床的寂寞,声音让人感到孤单。
  • 花上春禽冰上雹:春天的鸟声清脆响亮,但却带有冰冷的感觉,暗示情感的矛盾。
  • 醉梦尊前:诗人沉溺于梦境,逃避现实。
  • 惊起湖风入坐寒:湖风袭来,打破了梦境,感受到寒冷的现实。
  • 转关镬索:生活琐事的繁忙与无奈。
  • 春水流弦霜入拨:春水流淌,乐声如霜,象征着美好而又脆弱的生活。
  • 月堕更阑:夜深人静,孤独感加重。
  • 更请宫高奏独弹:渴望音乐的陪伴,反映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声比作冰上的雹子,强调声音的清脆与冷寂。
  • 拟人:让自然元素(风、月)具有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有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孤独为主旋律,结合春天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寂寞。
  • 春禽:代表生机与希望。
  • 湖风:传达自然的清新,但也带来寒意。
  • :象征孤独的夜晚与深思。
  • 音乐:象征美好的精神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空床响琢”中,“响琢”指的是什么?

    • A. 敲击声
    • B. 语音
    • C. 书声
  2. “月堕更阑”描述的是哪个时间?

    • A. 黄昏
    • B. 深夜
    • C. 清晨
  3. 诗中“醉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逃避现实
    • C. 期待未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更多了一份柔情。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