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黎眉州》

时间: 2025-01-26 04:08:37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公自号六一居士。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黎眉州
苏轼 〔宋代〕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公自号六一居士。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白话文翻译

在胶西的高处俯瞰西川,应该是在孤云落日的边缘。
瓦屋上寒冷的积雪像春天之后的白色堆积,峨眉山的翠绿扫去雨后的天空。
治经的人笑谈春秋学问,真正的贤士如今却少有像六一居士那样的人。
你以春秋之书受到欧阳文忠公的赞赏,而公自称为六一居士。
不如等到渊明归来,共同以诗酒来趁此流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胶西:指地名,苏轼在此地作诗。
  • 西川:指四川,诗中指代的地方。
  • 孤云:漂浮的云,形容孤独。
  • 瓦屋:指用瓦片屋顶的房屋。
  • 寒堆:寒冷的积雪。
  • 峨眉:指峨眉山,著名的山脉。
  • 治经:指研究经典文献的人。
  • 六一贤: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 渊明:指陶渊明,著名的诗人。

典故解析

  • 欧阳文忠公: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
  • 六一居士:欧阳修的号,表示其志向与生活态度。
  • 渊明赋:指陶渊明的归隐生活和文学成就,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清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眉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感。

诗歌鉴赏

《寄黎眉州》是苏轼在被贬至眉州期间写给友人的一首诗,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高处俯瞰西川的景象,孤云与落日的意象交织,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壮丽的自然美。接着,诗人通过“瓦屋寒堆春后雪”的描写,传达出春天来临之际的寒意,暗示着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理想士人的思考,提到“治经方笑春秋学”,表达他对当时士人的失望,认为真正的贤士已经难以找到。这与他对欧阳修的赞誉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六一居士”身份则象征着理想中的人格。

最后以“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收尾,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分享生活的愿望,体现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兼具豪放与细腻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胶西高处望西川:在胶西高处俯视西川的景象,预示着诗人身处高地,心怀远志。
  2. 应在孤云落照边:孤云与落日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3. 瓦屋寒堆春后雪:描绘冷清的景象,春天来临却依旧寒冷,反映内心的无奈。
  4. 峨眉翠扫雨余天:峨眉山的翠色,扫去雨后的阴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5. 治经方笑春秋学:对当时士人学问的失望,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寻。
  6. 好士今无六一贤:对贤士缺乏的哀叹,与欧阳修的对比体现出理想中的人格。
  7. 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提到友人与欧阳修的关系,强调知识与品德的重要性。
  8. 公自号六一居士:说明欧阳修的身份,象征着高尚的志向。
  9. 且待渊明赋归去:渊明是理想中的隐士,诗人希望能与其共聚。
  10. 共将诗酒趁流年:表达生活的乐观态度,强调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云落照”形象地描绘出孤独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较强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交织,形成丰富的意象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孤独中渴望与友人一同享受生活的美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与飘逸,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春后雪:代表冷清的生活状态,暗示生命的无常。
  • 峨眉翠:象征希望与美好,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诗酒:代表生活的乐趣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六一居士”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欧阳修
    C. 杜甫

  2. 诗中“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中的“春秋”指的是?
    A. 季节
    B. 书籍
    C. 人名

  3. 诗人希望与谁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
    A. 朋友
    B. 渊明
    C. 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豪放的生活态度,与苏轼的思考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寄黎眉州》与《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苏轼更关注于友情与人生的哲思,而陶渊明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自我归隐的快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他的时代》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