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梅仙了无讼》
时间: 2025-01-10 18:30:04意思解释
水调歌头·梅仙了无讼
作者:赵磻老 〔宋代〕
原文展示:
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
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
自是灵襟空洞,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
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
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
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
随我一觞一咏,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宽。
富贵傥来事,天道管知还。
白话文翻译:
梅仙人没有任何争讼,拄着手杖静观西山。
山中笼罩着秋晨的雾气,水光波动着,似有似无。
这本是心灵的空旷宁静,更想望着风云的变幻,
浩渺的白鸥在闲适地飞翔。
高声吟诵远游的诗篇,独自伫立在桂香的栏杆旁。
闲聊时常,像是在观水,要观其波澜。
世事常在,人生何必苦求艰难。
随我一杯酒一首诗,任凭他人是非黑白,
只愿放宽酒杯,随心而饮。
富贵若有,天道自有安排。
注释:
- 梅仙:指梅花仙人,象征高洁和脱俗的人。
- 拄笏:拄着手杖,象征权威和地位。
- 涵:包容、包含。
- 磨荡:波动、摇荡。
- 灵襟:心灵的境界。
- 浩渺:广大无边的样子。
- 桂香:桂花的香气,象征高雅和愉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仙”,借用梅花的意象,表现出一种高洁、脱俗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争斗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磻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哲思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赵磻老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时,他通过描绘自然山水,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梅仙了无讼》是一首表现诗人心境与自然和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秋晓的山水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开篇即以“梅仙了无讼”引入,暗示了诗人对世俗争斗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的描写中,西山与水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通过“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诗人点出人生的真谛,世事如水,波澜起伏,非但不必苦求,反而应当顺其自然。最后,诗人以“随我一觞一咏”结束,展示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在富贵面前应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仙了无讼:梅仙人没有争讼,表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境界。
- 拄笏看西山:用手杖支撑自己,静静观察西山,体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 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秋晨的山雾与水光交融,形成一种模糊而美丽的景象。
- 自是灵襟空洞:内心的空灵宁静,渴望更高层次的境界。
- 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对自然变幻的欣赏,白鸥的闲适更增添了诗意。
- 高诵远游赋:高声吟诵游子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人生的闲聊如同观水,关键在于波澜的变化。
- 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事物长存,人生何必执着于艰难的追求。
- 随我一觞一咏:与友人共饮,吟咏,享受当下。
- 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宽:对他人的是非不必在意,放宽心态。
- 富贵傥来事,天道管知还:若有富贵,天道自有安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生比作观水,生动形象。
- 拟人:把“水”赋予情感,使其生动有趣。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倡导一种淡泊明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放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仙:象征高洁、脱俗的人。
- 西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水光: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变化。
- 白鸥:象征自由与闲适。
- 桂香:象征高雅和愉悦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赵磻老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梅仙”象征什么?
- A. 争斗
- B. 高洁
- C. 富贵
- D. 忧愁
-
诗中“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的意思是?
- A. 生活要认真
- B. 生活应随意
- C. 生活有波澜
- D. 生活要安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白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赵磻老的《梅仙了无讼》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但赵磻老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对离别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水调歌头·梅仙了无讼》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