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花》

时间: 2025-01-11 11:58:21

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

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

不是花红是玉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花
作者: 苏轼 〔宋代〕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美丽的花,花瓣如玉房金蕊般娇嫩,应该在如玉人般纤细的手中才显得合适。月光朦胧,微风轻拂,花香温柔,醉人之际,长发垂落在耳边。感谢春天的辛勤劳动,这花的颜色不是鲜红,而是宛如玉一般的红。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房金蕊:比喻花瓣的颜色和质感,形容花的娇美。
  • 纤手:形容手指纤细,通常指美丽的女子。
  • 淡月朦胧:形容月光柔和而朦胧,不明亮。
  • 微微弄袖风:轻微的风吹动衣袖,形象生动。
  • 温香熟美:形容花的香气浓郁而美好。
  • 云鬟:古代女子的发型,形状如云。
  • 春工:指春天的辛勤工作,暗指春天的造物。

典故解析
苏轼常以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为题材,书写对美的向往和感悟。这首诗通过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赞美。诗中的“玉红”暗示了花的内敛和高雅,寓意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苏轼的作品常常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被贬的时期。诗中渗透着诗人对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花”为主题,运用华丽的修辞和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头两句通过“玉房金蕊”描绘出花朵的娇嫩,暗示出它与“玉人”之间的美好联系,仿佛只有在这样纤细的手指之间,花朵的美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现。接下来的“淡月朦胧”与“微微弄袖风”则营造出一种轻松、恬静的氛围,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温柔。诗人通过“温香熟美”进一步深化了花香的迷人,营造出一种醉人的意境。

最后两句“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则表达了对春天劳动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花的颜色,隐喻了生命的丰富与多样。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表现出苏轼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厚情感和细腻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房金蕊:花的形态和色彩,强调其美丽。
  2. 宜在玉人纤手里:花的美丽与理想中的女子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和谐美。
  3. 淡月朦胧:月光柔和,渲染了诗的意境。
  4. 更有微微弄袖风:细微的风,增加了诗的动感。
  5. 温香熟美:香气浓郁,令人陶醉。
  6. 醉慢云鬟垂两耳:女子的优雅和花的美丽相互映衬。
  7. 多谢春工:感激春天的创造力,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敬。
  8. 不是花红是玉红:强调花的高雅,超越了普通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玉房金蕊”,增强了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人的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感激,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细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花的娇美,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房金蕊:象征着高贵与美丽。
  • 淡月:象征宁静与柔和。
  • 微风:象征轻盈与自由。
  • 云鬟:象征女子的优雅。

每个意象在诗中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表现出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房金蕊”形容的是:
    A. 皎洁的月光
    B. 花的娇美
    C. 女子的手指

  2. 诗的最后两句意在表达:
    A. 花的颜色
    B. 对春天的感激
    C. 对花的失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但苏轼的诗更注重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