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诗僧》

时间: 2025-01-23 23:11:09

从来佛法无多子,底用芒鞋半九州。

赢得诸人诗满袖,草深一丈法堂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诗僧
方岳 〔宋代〕

从来佛法无多子,
底用芒鞋半九州。
赢得诸人诗满袖,
草深一丈法堂秋。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的佛法并没有多少传人,
何必用那双草鞋走遍九州?
赢得了众人的诗歌满袖,
却在深草中的法堂里度过秋天。

注释:

  • 佛法:佛教的教义与修行。
  • 芒鞋:用草做的鞋,表示简朴。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广阔的土地。
  • 赢得:得到,获得。
  • 法堂:佛教的讲经场所。
  • 草深一丈:形容草木茂盛,暗指环境的幽静。

典故解析:

  • 佛法无多子:意在表达佛法的传承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繁多,反映出对修行的孤独和艰辛。
  • 芒鞋:象征隐士或修行者的生活,强调简朴与清净。
  • 法堂秋:暗示在佛教的修行中,秋意浓厚,象征着一种宁静的思考和反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岳,号云峰,宋代著名诗人。他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方岳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和佛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岳晚年,或因对佛教的思考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而作,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世间纷扰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赠诗僧》是一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开头便以“从来佛法无多子”点出佛法的稀缺性,暗示修行的艰辛与孤独。接着“底用芒鞋半九州”则通过对比,表现出在广阔的天地间,真正能理解佛法的人并不多,暗含对修行者的敬意与同情。

第三句“赢得诸人诗满袖”展示了诗僧所受的赞誉,表明他的才华受到大家的认可。但最后一句“草深一丈法堂秋”,却把这种赞誉与现实的孤寂相对比,表现出一种深深的落寞感。整首诗浑然天成,既有对佛法的思考,又不失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佛法无多子:表明佛法的传承难得,修行者稀少。
  2. 底用芒鞋半九州:用草鞋的修行者在广袤的土地上,突出简朴与孤独。
  3. 赢得诸人诗满袖:修行者才华横溢,受到众人赞誉。
  4. 草深一丈法堂秋:法堂中秋草深茂,象征寂静与思索,反衬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佛法”与“多子”,形成意象的呼应。
  • 比喻:草鞋象征简朴的修行生活。
  • 意象:秋天与法堂的结合,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修行者的孤独及在世俗赞誉下的内心宁静,揭示人生的真谛。

意象分析:

  • 佛法:象征智慧与修行的道路,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 芒鞋:代表简朴与清净,强调修行者应当抛弃世俗繁华,追求内心的真实。
  • 秋天:象征成熟与反思,暗示生命的无常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从来佛法无多子”中的“无多子”是什么意思? A. 很多传人
    B. 很少传人
    C. 没有传人
    D. 传人很多

  2. “底用芒鞋半九州”中的“芒鞋”象征什么? A. 豪华生活
    B. 简朴的修行
    C. 富贵
    D. 旅行

  3. 诗中“草深一丈法堂秋”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与宁静
    C. 欢乐
    D. 伤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 《静夜思》 李白: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赠诗僧》和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赠诗僧》更侧重于对佛法的反思,而《鹿柴》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隐者的清幽生活。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集中表现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