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时间: 2025-01-27 03:2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
作者: 俞陛云 〔清代〕
西湖不厌百回经。
风日忆承平。
画船散后供幽赏,
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
诗怀荡入空明。
凤林重听晚钟鸣。
坏壁认题名。
墙阴一片苔衣绣,
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
钱塘凄咽潮声。
白话文翻译:
西湖的景色令人百看不厌,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念那和平安宁的时光。
画船散去后,供我幽静欣赏,
烟云形态千变万化,阴晴不定。
秋天在寂静无人之处,
我的诗情荡漾在空明之中。
在凤林中再次听到晚钟的鸣响。
坏掉的墙壁上,我认得那题写的名字。
墙阴处长满了一片青苔,恍惚想起曾经用笔立下的娉婷之姿。
江面上摇落着文藻,
钱塘江的潮声凄婉而悲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厌:不觉得厌倦。
- 承平:指安宁和平的时代。
- 画船:装饰华丽的小舟。
- 幽赏:幽静的欣赏。
- 态:状态,情形。
- 荡:漂荡,摇晃。
- 空明:清明的空灵之境。
- 凤林:传说中有凤鸟栖息的树林。
- 坏壁:破损的墙壁。
- 苔衣绣:苔藓如绣般覆盖在墙面上。
- 娉婷:形容女子的体态优美。
- 摇落:摇动后掉落。
- 凄咽:悲凉而哽咽的声音。
典故解析:
- 西湖:著名的风景名胜,寓意美好的情感与怀念。
- 凤林:象征高雅与清幽的境地,暗示诗人心灵的栖息之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陛云,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风入松·过西湖旧居》创作于俞陛云对西湖旧居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往昔平和时光的追忆,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与安宁,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思索与怀念。开篇“西湖不厌百回经”便道出了西湖的迷人之处,令人百看不厌,既是景,也是情。接下来的“风日忆承平”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西湖的景色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全诗的意象变化丰富,“画船散后供幽赏”映衬出一种幽静的环境,正如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而“烟云态百变阴晴”则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接下来的“秋在寂无人处”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怀荡入空明,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坏壁认题名”的细节,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留恋,墙阴处的苔衣绣,恍惚间唤醒了曾经的身影。最后以“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收尾,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刻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湖不厌百回经: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倾慕与热爱。
- 风日忆承平: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回忆起安宁的时光。
- 画船散后供幽赏:描绘画船散去后,独自享受宁静的赏景时光。
- 烟云态百变阴晴:烟云的变化映射出人生的变幻无常。
- 秋在寂无人处:秋天的寂静让诗人的思绪更加空灵。
- 诗怀荡入空明:诗人的情感在空灵的环境中游荡。
- 凤林重听晚钟鸣:在凤林中重听到晚钟,感受到宁静与悠远。
- 坏壁认题名:在破旧的墙壁上认出往日的题名,唤起回忆。
- 墙阴一片苔衣绣:墙角生长的青苔如同绣品一般,象征时光的流逝。
- 想拈毫曾立娉婷:回忆起曾经用笔描绘美好身影的那份情怀。
- 摇落江天文藻:江面上摇落的文藻,象征着往事的飘散。
- 钱塘凄咽潮声:钱塘江的潮声,带来一种悲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苔比作绣品,形象生动。
- 拟人:烟云变化如同有情感的存在,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理想境地。
- 画船:代表着闲适和生活的雅趣。
- 烟云:象征变化与不可捉摸。
- 秋: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凋零。
- 苔衣: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西湖不厌百回经”中“百回”指什么? A. 一百次
B. 多次
C. 百年
答案:B -
“风日忆承平”中的“承平”指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和平安宁的时代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怀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俞陛云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俞陛云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