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过吴门旧居》

时间: 2025-04-29 15:28:17

重重云树掩清秋。

何处问归舟。

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

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

阊亭西去橹枝柔。

载酒赋重游。

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

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重云树掩清秋。何处问归舟。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阊亭西去橹枝柔。载酒赋重游。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

白话文翻译:

层层云树遮住了清秋的景色,哪里可以问询归航的船只呢?手中留着的罗巾与簪花的笔,写下的字句已经反复凝视过百遍。青丝发间流逝的岁月如羽毛般轻盈,沧江的身世如浮鸥般漂泊。阊亭向西去,橹枝轻柔地摇曳。带着酒赋诗重游,黄昏时分贪恋地停泊在横塘岸边,正是当年曾经依偎妆楼的地方。洗去画帘上人的影子,留下的是一痕新水的芳洲。

注释:

  • 重重:层层叠叠,形容云树繁密。
  • 罗巾:一种轻柔的丝织物,常用作头巾或围巾。
  • 簪花笔:用以插花的笔,象征文人雅趣。
  • 凝眸:专注地注视。
  • 青鬓:指青丝,象征青春。
  • 沧江:指长江,寓意辽阔的江河。
  • 浮鸥:漂浮的海鸥,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阊亭:古代一种亭子,常供游人休憩。
  • 载酒赋重游:带着酒重游故地,赋诗吟唱。
  • 妆楼:装饰精美的楼阁,常指女子的闺房。
  • 新水芳洲:指新鲜的水边芳香的洲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陛云,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风入松 过吴门旧居》创作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吴门,现今的苏州,历史悠久,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诗人对此地情有独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秋日的清冷与对故居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重重云树掩清秋”引入,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云树的重重叠叠与清秋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心中压抑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何处问归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仿佛在寻求着归途的指引。

诗中出现的“罗巾留得簪花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留恋。随着“青鬓年光飘羽”,诗人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心中满是对流逝岁月的惋惜。接下来的“沧江身世浮鸥”,则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了人生如浮鸥般的漂泊与无常,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的描绘“黄昏贪泊横塘岸”,恰似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的静谧思考,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重云树掩清秋:描绘秋天的云树,层层叠叠,形成一种压抑感。
  2. 何处问归舟:表达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3. 罗巾留得簪花笔:象征文雅的生活与对过去的怀念。
  4. 数行字百遍凝眸:反复凝视自己写下的字句,体现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5. 青鬓年光飘羽:青春流逝,岁月如羽毛般轻盈,令人感伤。
  6. 沧江身世浮鸥:人生如沧江与浮鸥般漂泊不定,感慨人生的无常。
  7. 阊亭西去橹枝柔:描绘轻柔的橹枝,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感。
  8. 载酒赋重游:带着酒重游故地,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9. 黄昏贪泊横塘岸:在黄昏时停泊,象征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0. 为当时曾傍妆楼:回忆过去与妆楼的相伴,充满了对青春的追忆。
  11. 洗尽画帘人影:洗去往日的尘埃,留下新水芳洲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重重云树”与“青鬓年光”,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鸥”,形象化表达漂泊的感觉。
  • 拟人:如“贪泊”,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添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青春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树:象征压抑与思念。
  • 归舟:象征归家的希望与无奈。
  • 罗巾与簪花笔:象征文人雅趣与美好回忆。
  • 青鬓:代表青春与流逝的岁月。
  • 沧江:象征辽阔与人生的漂泊。
  • 阊亭:象征游历与思考的场所。
  • 黄昏: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处问归舟”意指什么? A. 询问归航的船只
    B. 寻找归家的道路
    C. 以上皆是

  2. “青鬓年光飘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珍惜
    B. 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惋惜
    C.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妆楼”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思念
    B. 美好的青春回忆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俞陛云的《风入松 过吴门旧居》更注重景与情的交融,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个人的情感;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一种豪放之情。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时间的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