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秋云 白云乡词社课》

时间: 2025-01-27 03:25:43

风情雨意共留连,净拭碧罗天。

飘然又拂西洲路,挽不住、菡萏香残。

相忆重衣弄影,曾经一样如烟。

几番随雁到溪源,片片惹缠绵。

溯洄小唱芦花曲,恨西风、吹向天边。

显出霜螺十二,哪知不是巫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情雨意共留连,净拭碧罗天。
飘然又拂西洲路,挽不住菡萏香残。
相忆重衣弄影,曾经一样如烟。
几番随雁到溪源,片片惹缠绵。
溯洄小唱芦花曲,恨西风吹向天边。
显出霜螺十二,哪知不是巫山。

白话文翻译:

风和雨的情意交织在一起,留连忘返,天空碧蓝如洗。
轻盈的身影飘然掠过西洲的道路,却无法留住那菡萏的香气。
记忆中你我共穿重衣,彼此的身影如烟般模糊。
几次随大雁飞到溪边,片片落叶惹起缠绵的思绪。
逆流而唱着芦花的曲调,怨恨西风将我的思绪吹向天边。
霜染的螺贝显现出十二个,谁知这并非巫山的景致。

注释:

  • 留连:留恋,不舍离去。
  • 净拭:清洗、擦拭,形容天空清澈。
  • 菡萏:即荷花,象征美丽和清香。
  • 弄影:玩耍、嬉戏的身影。
  • 缠绵:形容感情深厚,难以割舍。
  • 溯洄:逆流而上,指追溯过去。
  • 芦花曲:指与芦苇相关的歌曲,常有哀怨之意。
  • 霜螺:指霜打过的螺贝,象征秋冬的到来。
  • 巫山:典指巫山云雨,常用于表达情感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新河,生于当代,诗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交融为题材,富有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时节变换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 秋云》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风情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诗人以风和雨的共舞开篇,描绘出一种惬意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生命中的无常与美丽。接着,菡萏的香气虽然难以留住,但它的余韵却在心中萦绕,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瞬息万变。重衣的回忆与流转的身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虽如烟般淡去,却依然令诗人心生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随雁而行,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思念,仿佛在追寻那些曾经的美好。芦花曲的吟唱虽带有怨恨,却又不失温柔,交织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最后的霜螺与巫山,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留下无尽的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情雨意共留连:描绘了秋天的清风与细雨相融的美景。
  2. 净拭碧罗天:清新的天空经过洗刷,更显得明亮。
  3. 飘然又拂西洲路:轻盈的身影在西洲的道路上徘徊。
  4. 挽不住菡萏香残:虽想留住菡萏的香气,但终究无法实现。
  5. 相忆重衣弄影:回忆起曾经的温暖时光,二人共穿重衣。
  6. 曾经一样如烟:过去的美好如烟雾般消散。
  7. 几番随雁到溪源:多次随着大雁飞至溪边,感受自然的变化。
  8. 片片惹缠绵:落叶引起对往昔的深情思念。
  9. 溯洄小唱芦花曲:逆流而上,吟唱着与芦花相关的曲子。
  10. 恨西风吹向天边:怨恨西风将思绪吹散。
  11. 显出霜螺十二:霜染的贝壳浮现出十二个。
  12. 哪知不是巫山:不知这景象并非巫山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飘然又拂”和“挽不住菡萏香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哲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带来思念。
  • :代表柔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菡萏:象征美好与短暂。
  • :代表归宿与思念。
  • 芦花:象征秋天的萧索和思念的缠绵。
  • 霜螺: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孤独的思考。
  • 巫山:典故中常与情感相连,代表理想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菡萏”指代什么?

    • A. 荷花
    • B. 玫瑰
    • C. 菊花
  2. “留连”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不舍
    • B. 愤怒
    • C. 无所谓
  3. “霜螺”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变化
    •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表达思乡情。
  • 《秋夕》(杜甫): 秋天的感怀。

诗词对比: 对比《风入松 秋云》和《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风入松 秋云》更侧重于秋天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织,而《静夜思》则是直接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结构与技巧。
  • 《中国古代诗歌史》:提供诗歌的历史背景与流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