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捣衣》

时间: 2025-01-26 02:59:12

嘹唳夜鸿惊。

叶满阶除欲二更。

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

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

两袖霜华旋欲凝。

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

织手频呵带月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捣衣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
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
中有深闺万里情。片石冷于冰。
两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
织手频呵带月迎。

白话文翻译:

在夜空中,鸿雁哀鸣,惊起了我。
院子里的叶子已经满了,快到二更时分。
一阵西风不停地吹来,带来了秋天的声音。
其中蕴藏着深闺中那万里遥远的思念。
石头冷得像冰一样,
我的两袖已被霜华覆盖,快要凝结了。
今夜在戍楼上,梦中清晰地回到故乡,
织女在频频呵气,迎接着明月。

注释:

  • 嘹唳:形容声音清晰而响亮,通常指鸿雁的叫声。
  • 夜鸿:夜晚飞过的鸿雁。
  • 除欲二更:指快到二更时分,夜深人静。
  • 一派西风:形容秋风阵阵,沁人心脾。
  • 深闺万里情:形容女子在深闺中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 片石冷于冰:比喻环境的寒冷,表现出孤独的情景。
  • 霜华:指清晨的霜,形容寒冷的天气。
  • 戍楼:守望的楼台,通常是指军营或边防。
  • 织手:指织女,寓意着深情的等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者以其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抒情和写景,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思乡之时。诗人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诗歌鉴赏:

《南乡子 捣衣》是一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夜景象和内心情感的词作。开篇即以“嘹唳夜鸿惊”引入,鸿雁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激发了诗人心中的思绪。接着,诗人描绘了秋风萧瑟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这幅秋夜的画面中,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变化,更深刻地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深闺的情感通过“万里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一种缥缈而又深沉的情怀。片石的冰冷,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表现了人在秋夜中的脆弱。

“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一句,诗人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乡的无限向往和对亲人深切的思念。织女的形象则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情,仿佛在呼唤着诗人,带着他回到那温暖的记忆之中。

整首词以秋夜为背景,交织着自然的美与人心的愁,情感深沉而细腻,表现了古代士人的孤独与对家国的思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嘹唳夜鸿惊:鸿雁在夜空中清脆的叫声,打破了寂静。此句将读者引入诗人所处的环境。
  2. 叶满阶除欲二更:院子里的树叶已满,暗示时间已过了半夜,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西风持续不断地吹来,带着秋天的声音,传达了季节的更迭。
  4. 中有深闺万里情:深闺中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5. 片石冷于冰:环境的寒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6. 两袖霜华旋欲凝:袖子上的霜华快要结成冰,描绘出寒冷的气候,强调了孤独感。
  7. 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梦中与故乡的清晰回忆,展现了对家的渴望。
  8. 织手频呵带月迎:织女在月下迎接,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思念交织在一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片石比作冰,突出寒冷的感觉。
  • 拟人:鸿雁的叫声被描绘得极为生动,使得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如“两袖霜华旋欲凝”,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秋夜的细腻观察和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人性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着远行与思念。
  • 西风:代表季节的变迁,带来孤寂的感觉。
  • 深闺:隐喻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
  • 霜华:象征寒冷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夜鸿”指的是什么? A. 鱼
    B. 鸿雁
    C. 夜莺

  2. “两袖霜华旋欲凝”中的“霜华”可以理解为: A. 温暖
    B. 寒冷的霜
    C. 明亮的光芒

  3.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叶子
    B. 鸿雁
    C. 月亮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顾贞观的《南乡子 捣衣》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都通过描写夜晚和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思考与情感。前者侧重于家乡的思念,后者则通过历史的回忆展示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南乡子 捣衣》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