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二 游琅琊山》

时间: 2025-01-25 23:39:18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

䡾䡾架梁栋,辉辉刻琼瑰。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

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

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

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䡾䡾架梁栋,辉辉刻琼瑰。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耀下,积雪被洗净,南山的山峰显露出雄伟的姿态。长长的淮河还未泛绿,深谷中的花朵却已盛开。远远听到山中的泉水声,仿佛冰川崩裂的声音。最初是谁喜爱这片苍翠,建造了高耸入云的楼台?梁柱坚固,雕刻精美。先生您有着高贵的气质,却难免被小人猜疑。飞翔的鸟儿失去了方向,在这山边徘徊。世间万事对于人来说,不过是九州大地上的一粒尘埃。您所追求的是道德,无愧于古代的贤人。先生您追随那两位贤人,谁能计算您的境界?您心中的抱负虽未完全表达,但您享受着欢乐。对那些幕下的士人,您殷勤地劝酒,不吝啬美酒。

注释:

  • 飞光:指阳光。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 长淮:指淮河。
  • 坞:山中的深谷。
  • 隐若:仿佛。
  • 䡾䡾:形容建筑坚固。
  • 琼瑰:美玉,这里指精美的雕刻。
  • 鸾凤姿:比喻高贵的气质。
  • 燕雀猜:比喻小人猜疑。
  • 山隈:山边。
  • 丘与回:指古代贤人孔子和颜回。
  • 垠崖:境界。
  • 欢咍:欢乐。
  • 幕下士:指幕僚或门客。
  • 瓮醅: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北宋三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这首诗是曾巩在滁州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滁州任职期间,游览琅琊山后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琅琊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川、花木、泉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诗人以“飞光洗积雪”开篇,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山川美景,接着通过对花木、泉声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自然美感。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先生”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
    • 阳光照耀下,积雪被洗净,南山的山峰显露出雄伟的姿态。
  2.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 长长的淮河还未泛绿,深谷中的花朵却已盛开。
  3.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 远远听到山中的泉水声,仿佛冰川崩裂的声音。
  4.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
    • 最初是谁喜爱这片苍翠,建造了高耸入云的楼台?
  5. 䡾䡾架梁栋,辉辉刻琼瑰。
    • 梁柱坚固,雕刻精美。
  6.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
    • 先生您有着高贵的气质,却难免被小人猜疑。
  7.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 飞翔的鸟儿失去了方向,在这山边徘徊。
  8.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
    • 世间万事对于人来说,不过是九州大地上的一粒尘埃。
  9.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
    • 您所追求的是道德,无愧于古代的贤人。
  10. 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
    • 先生您追随那两位贤人,谁能计算您的境界?
  11. 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
    • 您心中的抱负虽未完全表达,但您享受着欢乐。
  12. 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 对那些幕下的士人,您殷勤地劝酒,不吝啬美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光洗积雪”中的“飞光”比喻阳光,“隐若冰谷摧”中的“隐若”比喻泉水声。
  • 拟人:如“先生鸾凤姿”中的“鸾凤姿”拟人化地形容先生的高贵气质。
  • 对仗:如“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山川、花木、泉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同时通过对“先生”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光:阳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 积雪:象征纯洁和清新。
  • 南山:象征高远和雄伟。
  • 长淮:象征广阔和深远。
  • 深坞:象征幽静和深邃。
  • 花:象征美丽和生机。
  • 泉:象征清新和活力。
  • 楼台:象征高远和壮丽。
  • 梁栋:象征坚固和稳定。
  • 琼瑰:象征精美和高贵。
  • 鸾凤:象征高贵和美好。
  • 燕雀:象征平凡和狭隘。
  • 山隈:象征边缘和徘徊。
  • 浮埃:象征微不足道和短暂。
  • 道德:象征高尚和正直。
  • 丘与回:象征贤人和榜样。
  • 垠崖:象征境界和高度。
  • 欢咍:象征欢乐和满足。
  • 瓮醅:象征美酒和慷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飞光”指的是什么? A. 风 B. 阳光 C. 月光 D. 星光
  2. “南山露崔嵬”中的“崔嵬”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势平缓 B. 山势高峻 C. 山势低矮 D. 山势平坦
  3. “长淮水未绿”中的“长淮”指的是什么? A. 长江 B. 淮河 C. 黄河 D. 珠江
  4. “深坞花已开”中的“深坞”指的是什么? A. 深谷 B. 深林 C. 深潭 D. 深井
  5. “先生鸾凤姿”中的“鸾凤”比喻的是什么? A. 平凡 B. 高贵 C. 低贱 D. 普通

答案:

  1. B 2. B 3. B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改革的期待。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曾巩的《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二 游琅琊山》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但曾巩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王安石的诗更注重对政治改革的期待。
  • 曾巩的《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二 游琅琊山》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但曾巩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苏轼的诗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优秀作品,对宋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曾巩诗集》:收录了曾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曾巩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是了解宋代文学的重要参考书目。

相关诗句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下一句是什么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上一句是什么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下一句是什么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上一句是什么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下一句是什么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上一句是什么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下一句是什么

䡾䡾架梁栋,辉辉刻琼瑰。上一句是什么

䡾䡾架梁栋,辉辉刻琼瑰。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上一句是什么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下一句是什么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上一句是什么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下一句是什么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上一句是什么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下一句是什么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上一句是什么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上一句是什么

飞光洗积雪,下一句是什么

南山露崔嵬。上一句是什么

南山露崔嵬。下一句是什么

长淮水未绿,上一句是什么

长淮水未绿,下一句是什么

深坞花已开。上一句是什么

深坞花已开。下一句是什么

远闻山中泉,上一句是什么

远闻山中泉,下一句是什么

隐若冰谷摧。上一句是什么

隐若冰谷摧。下一句是什么

初谁爱苍翠,上一句是什么

初谁爱苍翠,下一句是什么

排空结楼台?上一句是什么

排空结楼台?下一句是什么

䡾䡾架梁栋,上一句是什么

䡾䡾架梁栋,下一句是什么

辉辉刻琼瑰。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