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1-25 23:40:21

金钗双捧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

解笑诗人誇博物,祇知红颗味酸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荔枝四首 其四 曾巩 〔宋代〕 金钗双捧玉纤纤,星宿光芒动宝奁。解笑诗人誇博物,祇知红颗味酸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金钗双双捧起,玉手纤纤,星宿的光芒在宝奁中闪动。诗人自嘲地笑着夸耀自己的博学,却只知道荔枝的味道是酸甜的。

注释:

  • 金钗:指贵重的首饰。
  • 玉纤纤:形容女子手细长美丽。
  • 星宿:指天上的星星。
  • 宝奁:珍贵的梳妆盒。
  • 解笑:自嘲地笑。
  • 誇博物:夸耀自己的博学多识。
  • 红颗:指荔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荔枝四首》中的第四首,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自身学识的自嘲。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自嘲的语气,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和对自身学识的自省。首句“金钗双捧玉纤纤”以贵重的金钗和美丽的玉手为意象,营造了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氛围。第二句“星宿光芒动宝奁”则通过星宿的光芒和宝奁的闪动,增强了诗中的神秘感和美感。后两句“解笑诗人誇博物,祇知红颗味酸甜”则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学识的谦虚和对荔枝味道的单纯认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纯粹欣赏和对学问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钗双捧玉纤纤:描绘了女子用金钗捧起荔枝的情景,玉手纤纤,形象优美。
  2. 星宿光芒动宝奁:星宿的光芒在宝奁中闪动,增添了神秘和美感。
  3. 解笑诗人誇博物:诗人自嘲地笑着夸耀自己的博学多识。
  4. 祇知红颗味酸甜:诗人只知道自己对荔枝味道的单纯认识,表达了对学问的谦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钗和玉手比喻为高贵和美丽。
  • 拟人:星宿的光芒被赋予了动态,仿佛在宝奁中闪动。
  • 自嘲:诗人通过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自身学识的谦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荔枝的喜爱和对自身学识的自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自嘲的语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纯粹欣赏和对学问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金钗、玉手:高贵和美丽的象征。
  • 星宿、宝奁:神秘和美感的象征。
  • 红颗:荔枝的象征,代表了自然美和单纯的味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钗双捧玉纤纤”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女子用金钗捧起荔枝 B. 女子在梳妆 C. 女子在赏花 答案:A

  2. 诗中“星宿光芒动宝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3. 诗中“祇知红颗味酸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学问的谦虚 B. 荔枝的喜爱 C. 自然的敬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苏轼的《惠州一绝·食荔枝》。 诗词对比: 苏轼的《惠州一绝·食荔枝》与曾巩的《荔枝四首 其四》都以荔枝为题材,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荔枝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曾巩诗集》
  • 《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