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

时间: 2025-01-11 06:25:54

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

黑山霜重弓添硬,

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几重开雪岭,长河无限旧云涛。

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塞下 秦韬玉 〔唐代〕 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几重开雪岭,长河无限旧云涛。 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到处都是穿着战袍的士兵,指挥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马蹄疲惫。黑山上霜重,弓箭变得更加坚硬;青冢旁的沙地平坦,月亮显得更高。广阔的原野上几重雪岭展开,长河中无尽的云涛依旧。凤林关外都是唐朝的领土,何时才能陈兵守卫这片荒凉之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麾旗: 指挥军队的旗帜。
  • 黑山: 指边塞的险峻山脉。
  • 青冢: 指坟墓,这里可能指古代战场上的坟墓。
  • 大野: 广阔的原野。
  • 凤林关: 古代边关名。
  • 戍不毛: 指守卫荒凉之地。

典故解析:

  • 青冢: 可能暗指古代战场上的坟墓,象征战争的残酷和牺牲。
  • 凤林关: 古代边关名,象征边疆的防御和守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争景象,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辛劳,反映了唐代边疆的军事防御和士兵的守卫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辛劳,展现了唐代边疆的军事防御和士兵的守卫生活。诗中“到处人皆著战袍”一句,直接点明了边塞士兵的普遍状态,而“麾旗风紧马蹄劳”则进一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士兵的疲惫。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黑山霜重弓添硬”和“青冢沙平月更高”,增强了边塞的荒凉感和士兵的孤独感。结尾的“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则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到处人皆著战袍:描绘了边塞士兵的普遍状态,战袍是士兵的标志。
  2. 麾旗风紧马蹄劳:通过麾旗和马蹄的形象,描绘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士兵的疲惫。
  3. 黑山霜重弓添硬:黑山和霜重的意象,增强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弓添硬则暗示了战斗的准备。
  4. 青冢沙平月更高:青冢和沙平的意象,增强了边塞的荒凉感,月更高则增加了士兵的孤独感。
  5. 大野几重开雪岭:大野和雪岭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广阔和险峻。
  6. 长河无限旧云涛:长河和云涛的意象,延续了边塞的广阔和历史的深远。
  7. 凤林关外皆唐土:凤林关的意象,强调了边疆的防御和守卫。
  8. 何日陈兵戍不毛: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黑山霜重弓添硬”中的“霜重”比喻边塞的艰苦环境,“弓添硬”比喻战斗的准备。
  • 拟人: “麾旗风紧马蹄劳”中的“风紧”拟人化,增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
  • 对仗: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形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辛劳,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袍: 士兵的标志,象征战争和守卫。
  • 麾旗: 指挥军队的旗帜,象征战场和指挥。
  • 黑山: 边塞的险峻山脉,象征艰苦环境。
  • 青冢: 坟墓,象征战争的残酷和牺牲。
  • 大野: 广阔的原野,象征边塞的广阔和险峻。
  • 长河: 河流,象征历史的深远和边塞的广阔。
  • 凤林关: 边关名,象征边疆的防御和守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山霜重弓添硬”中的“黑山”象征什么? A. 边塞的险峻山脉 B. 士兵的标志 C. 指挥军队的旗帜 D. 坟墓 答案: A

  2. 诗中“青冢沙平月更高”中的“青冢”可能暗指什么? A. 边塞的险峻山脉 B. 士兵的标志 C. 古代战场上的坟墓 D. 指挥军队的旗帜 答案: C

  3. 诗中“凤林关外皆唐土”表达了对什么的关切? A. 边疆安全的关切 B. 士兵的标志 C. 指挥军队的旗帜 D. 古代战场上的坟墓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辛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边塞的广阔和历史的深远。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与秦韬玉的《塞下》: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辛劳,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秦韬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首唐代边塞诗,有助于深入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