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古辞》
时间: 2025-01-27 03:15: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绍古辞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暖岁节物早。万萌迎春达。
春风夜女便娟。春雾朝晻霭。
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
天传愁民命。含生但契阔。
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
白话文翻译
春暖花开的季节已经到来,万物复苏,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春风轻柔,宛如夜晚的女子,带来柔美的气质;春雾缭绕,晨雾朦胧。
柔软的兰花叶可以采摘,柔韧的桑树枝条轻易可捋。
面对美丽的风景,心中却充满了怨恨与叹息;我在闺房中闷闷不乐。
天空传来人们的愁苦命运,我感到生命的契阔与无常。
忧愁来临,心中无处归属,内心的纷乱如同纠缠的葛藤。
注释
- 暖岁:温暖的季节,指春天。
- 万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状态。
- 夜女:比喻春风轻柔如女子。
- 怨咽:指内心的怨恨和叹息。
- 闷瞀:形容心情沉闷,意志消沉。
- 天传:天意或命运传达的忧愁。
- 契阔:契合与疏远,表达一种生命的无常感。
- 历乱:形容心绪纷乱,无法理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 410-466年),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才华横溢和个性刚烈著称,是“建安风骨”的继承者之一,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他的诗风豪放,擅长使用典故和对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绍古辞》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鲍照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纠葛。
诗歌鉴赏
《绍古辞》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作,然而在美丽的表象之下,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忧愁和无奈。开头两句,诗人以“暖岁”和“万萌”形容春天的到来,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令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倾诉内心的烦恼与哀愁。春风如女子般柔美,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但此时的他却内心充满怨咽,沉闷不堪。通过“怨咽对风景”的描绘,诗人将外在的和谐美景与内心的烦闷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情感的纠结。
诗中提到的“天传愁民命”,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愁,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社会民生困境的反映。最后几句“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更是将内心的纷乱比作缠绕的葛藤,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无处发泄的苦闷。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虽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但实际却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感伤,反映了鲍照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及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暖岁节物早:春天的暖气使万物复苏,春季的景象已然呈现。
- 万萌迎春达:万物复苏,迎接春天的到来。
- 春风夜女便娟:春风如同美丽的女子,温柔而妩媚。
- 春雾朝晻霭:春天的雾气缭绕,清晨的景象朦胧而美丽。
- 软兰叶可采:柔软的兰花叶子可以采摘,象征春天的丰收。
- 柔桑条易捋:桑树的柔条易于捋动,暗示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怨咽对风景:虽然面临美丽的风景,心中却充满怨恨和叹息。
- 闷瞀守闺闼:心情沉闷,守在闺房之中,感到孤独和无奈。
- 天传愁民命:天意传达出人们的愁苦命运,感到生活的艰辛。
- 含生但契阔:生命中充满契合与疏远的无常感。
- 忧来无行伍:忧愁来袭,内心无处归属。
- 历乱如覃葛:心绪纷乱,如同缠绕的葛藤,难以理清。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风比作夜晚的女子,展现其柔美。
- 对仗:如“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风、春雾等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揭示了人们在美好外表下所隐藏的苦涩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希望与生命。
- 夜女:柔美、温柔的象征,表现春天的特质。
- 兰花:生机与美好的代表,象征春天的丰收。
- 桑树:生活的希望与生机。
- 愁苦:对人生无常的忧虑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暖岁节物早”意指什么?
- A. 春天来临
- B. 夏天来临
- C. 冬天来临
-
“怨咽对风景”中表达的情感是:
- A. 享受美景
- B. 内心的忧愁
- C. 对春天的期待
-
诗中提到的“软兰叶可采”象征:
- A. 春天的丰收
- B. 夏天的热情
-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描写春天的名篇,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鲍照的《绍古辞》与王维的《鸟鸣涧》可以进行对比。前者表达了内心的忧愁,而后者则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鲍照研究》
- 《鲍照诗词集》
- 《古诗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