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游惠山》

时间: 2025-01-10 02:42:00

六年飘泊过重九,今对龙山看夕霞。

黄菊正须浮绿蚁,白头羞见落乌纱。

重冈北望无多地,五里西行有几家。

亦欲强陪灵运屐,无钱陶令向谁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九日游惠山
作者: 华西颜 〔明代〕

六年飘泊过重九,
今对龙山看夕霞。
黄菊正须浮绿蚁,
白头羞见落乌纱。
重冈北望无多地,
五里西行有几家。
亦欲强陪灵运屐,
无钱陶令向谁赊。

白话文翻译:

六年来我漂泊过了重阳节,
今天对着龙山欣赏夕阳的霞光。
黄菊正盛开,像是浮在绿蚂蚁上,
白头我羞于见到落下的乌纱帽。
北望重冈无多的土地,
西行五里又有几家人家。
我也想强行陪伴灵运的木屐,
可惜没有钱向陶令借。

注释:

  •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 龙山:指的是惠山附近的龙山,风景优美。
  • 黄菊: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绿蚁:指的是春天刚发的新芽,可能暗指春意盎然。
  • 白头:指年长者,作者自谦之辞。
  • 乌纱: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代表身份的象征。
  • 灵运:指谢灵运,南朝著名山水诗人。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西颜,明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观为题,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在游览惠山时,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借此节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游山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回忆六年前漂泊的日子,引出今天在龙山观看夕霞的情景,形成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黄菊与绿蚁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也隐喻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接下来的句子,诗人自谦白头,隐含着对于岁月的无奈与慨叹,乌纱帽的落下象征着身份的失落和人生的艰辛。

在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仰慕之情,渴望追随他们的步伐,却因经济拮据而无力实现。这种向往与现实的矛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生的无奈与哲理,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年飘泊过重九:回忆自己在外漂泊的时光,重阳节象征着团圆和思乡。
  2. 今对龙山看夕霞:今天在龙山独自欣赏夕阳美景,感慨时光流逝。
  3. 黄菊正须浮绿蚁:描绘秋天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4. 白头羞见落乌纱:年长者的自谦,表达对身份与往昔的反思。
  5. 重冈北望无多地:北方的重冈上,土地稀少,暗示人生的局限。
  6. 五里西行有几家:行走间感到人烟稀少,加深了孤独感。
  7. 亦欲强陪灵运屐:渴望跟随古人,追求理想生活。
  8. 无钱陶令向谁赊:因贫困无法实现理想,感叹人生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黄菊与绿蚁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思人生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龙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和静谧。
  • 黄菊: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生命力。
  • 乌纱: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落下则暗示失落与无奈。
  • 灵运屐:渴望追随古人,代表着对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通常会有哪些习俗?

    • A. 吃月饼
    • B. 登高
    • C. 燃放烟花
    • D. 赏花
    •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灵运”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陶渊明
    • B. 谢灵运
    • C. 李白
    • D. 杜甫
    • 答案: B
  3. 诗人感到羞于见到“白头”和“落乌纱”,这一描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无奈
    • C. 喜悦
    • D. 期待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重阳望月》 by 苏轼
  • 《秋夕》 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但华西颜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和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强调了对家庭的挂念与情感的深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生活境遇与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华西颜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