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延平王庙 其四》

时间: 2025-01-11 08:17:17

才尤刚决节尤坚,和议连番总不然。

百计筹谋惟报国,一时流寓况名贤。

便教藩服能成事,其奈孱躯不永年。

史册流芳终有分,漫将遗恨播诗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才尤刚决节尤坚,和议连番总不然。
百计筹谋惟报国,一时流寓况名贤。
便教藩服能成事,其奈孱躯不永年。
史册流芳终有分,漫将遗恨播诗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虽然拥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但在多次和谈中却未能如愿以偿。尽管他运筹帷幄,心系报国,但身处流亡之中,身边优秀的人才也难以施展抱负。即使外藩顺从也无法改变现状,终究因为身体的羸弱而无法长久。历史留下的美名终会存在,然而心中的遗憾却只能化为诗篇流传。

注释:

  • 才尤刚:指的是才华和刚毅,形容人的品质。
  • 和议:和谈或和平协议,诗中多次和谈未能成功。
  • 百计筹谋:形容用尽各种谋略。
  • 流寓:流亡在外,无法归国。
  • 藩服:指的是外藩归顺。
  • 孱躯:指身体虚弱。
  • 史册流芳:历史上流传的美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德辉,清代人,生活在清朝中期,因其忠国之情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诗风高亢激昂,常以古典诗词形式表达爱国主义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动荡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身处流亡,心系国家,虽有抱负却难以施展,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沉痛而又坚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叹息。开篇通过“才尤刚决节尤坚”二句,明确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表明他虽身处逆境,内心却依然坚韧不拔。接下来的“和议连番总不然”,则揭示了他所经历的多次和谈的失败,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无奈。

“百计筹谋惟报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他用尽心思只为报效国家,但“流寓”之境让他感到无奈,显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便教藩服能成事,其奈孱躯不永年”更是将诗人对自身身体和命运的忧虑推向高潮,虽希望外藩顺从,最终却因身体的虚弱而无力改变现状。

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既有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人用具有力量感的文字,描绘出一种悲壮而又激昂的情怀,使读者在心中感受到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感与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尤刚决节尤坚:诗人自述才华横溢且意志坚定。
  2. 和议连番总不然:多次和谈始终未能如愿。
  3. 百计筹谋惟报国:尽心尽力只为报效国家。
  4. 一时流寓况名贤:身处流亡,才华难以施展。
  5. 便教藩服能成事:即使外藩归顺也难以改变现状。
  6. 其奈孱躯不永年:身体虚弱,无法长久奋斗。
  7. 史册流芳终有分:历史上会留下美名。
  8. 漫将遗恨播诗篇:心中的遗憾只能化作诗歌流传。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才尤刚决节尤坚”与“和议连番总不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自己的遗憾与诗歌相联系,表达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以悲壮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才华与能力。
  • 孱躯:象征身体的虚弱与无奈。
  • 史册:象征历史的记载与流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国家的忠诚
    • B. 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C.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和议”代表什么?

    • A. 战争
    • B. 和平协议
    • C. 诗歌
  3. 诗人最终希望留给后人的是什么?

    • A. 遗憾
    • B. 美名
    • C. 诗篇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北戴河》:表达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 《春望》:杜甫在战乱中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对比蔡德辉的《谒延平王庙》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虽背景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爱国情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蔡德辉更侧重于命运的无奈,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的共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蔡德辉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