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那山读书》
时间: 2025-01-11 10:54: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客重来古刹林,
柏条飞帚拂尘襟。
泻泉风送晴还雨,
密树云栖昼亦阴。
迹印苔痕知鹿过,
鉴开萍孔识鱼沉。
石床坐久僧归院,
更看蒲团与论心。
白话文翻译:
老朋友再次来到这古老的寺庙树林,
柏树枝条像飞舞的扫帚,轻轻拂去尘埃。
泉水潺潺,微风送来晴天又转为雨,
密密的树木,云雾缭绕,白昼也显得阴郁。
苔藓上的足迹,知道有鹿曾经过,
水面开出的萍草洞,知道鱼儿在水中沉没。
在石床上坐久,僧人回到院子,
再看蒲团,心中静思。
注释:
- 旧客:指老朋友或熟悉的人。
- 古刹:古老的寺庙。
- 柏条:柏树的枝条。
- 泻泉:潺潺流动的泉水。
- 密树云栖:密密的树木间云气聚集。
- 苔痕:苔藓留下的痕迹。
- 鉴开萍孔:水面萍草的孔洞。
- 蒲团:僧人坐禅用的垫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刹”与“僧”,引发对佛教文化的联想。古刹不仅是修行的场所,也是寄托情感与思想的地方。诗人的重游,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士灏,明代诗人,崇尚自然,热爱山水,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词风格自然清新,常透出淡淡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显然是在某个宁静的午后,诗人重游曾经常来的古刹,感悟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心灵的感悟。
诗歌鉴赏:
《再入那山读书》以朴素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寺庙环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古刹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的“旧客重来”便透露出一种亲切感,仿佛与自然和谐共处。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柏条飞帚拂尘襟”和“泻泉风送晴还雨”两句,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密树云栖昼亦阴”则将环境的静谧和微妙的阴郁感传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思索的空间。后面的描写中,通过“迹印苔痕知鹿过”和“鉴开萍孔识鱼沉”,诗人不仅观察到自然的细节,更对生命的流动与存在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最后两句“石床坐久僧归院,更看蒲团与论心”则是一种哲学的反思,坐久静思,最终回归内心。整首诗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客重来古刹林:指老朋友再次来到这片古老的寺庙林中,营造了一种熟悉而温暖的氛围。
- 柏条飞帚拂尘襟:柏树的枝条如同扫帚,轻轻拂去尘埃,意象生动,体现了自然的清新。
- 泻泉风送晴还雨:泉水流动,风吹来晴天又转为雨,展现了自然的变化无常。
- 密树云栖昼亦阴:树木茂密,云气缭绕,白昼显得阴暗,传达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迹印苔痕知鹿过:苔藓上留下的足迹,表明有鹿经过,体现了生物与自然的互动。
- 鉴开萍孔识鱼沉:水面上萍草的洞,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沉没,隐喻生命的流逝。
- 石床坐久僧归院:在石床上坐久,僧人回到寺院,表现出一种归属感。
- 更看蒲团与论心:再看蒲团,诗人陷入思索,表达了对内心的探寻。
修辞手法:
- 比喻:柏条比喻为飞舞的扫帚,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的情感,如“泻泉风送”。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体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刹:象征宁静和修行的地方,代表着文化与历史。
- 柏树:象征坚韧与长青,寓意生命的持久。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清晰的思考。
- 苔痕:象征生命的痕迹,传达出自然的回归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刹”指的是什么?
- A. 现代建筑
- B. 古老的寺庙
- C. 学校
-
以下哪一句描写了自然的变化无常?
- A. 密树云栖昼亦阴
- B. 石床坐久僧归院
- C. 迹印苔痕知鹿过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内心的思考?
- A. 通过对话
- B. 通过静坐与观察
- C. 通过旅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孟浩然《过故人庄》:突出友谊与自然的共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两首诗与李士灏的《再入那山读书》在主题上相似,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