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七首 其三》

时间: 2025-01-24 23:18:58

卷帘未抵黄花瘦。

已怕西风透。

此生除影有谁怜。

只算前身原住奈何天。

问天可作些儿主。

天也痴无语。

多才多病更愁多。

多恐神仙多劫佛多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卷帘未抵黄花瘦。已怕西风透。
此生除影有谁怜。
只算前身原住奈何天。
问天可作些儿主。
天也痴无语。
多才多病更愁多。
多恐神仙多劫佛多魔。

白话文翻译

卷起窗帘,尚未挡住那瘦弱的黄花,已经害怕西风的侵透。
这一生除了影子还有谁会怜惜我?
只算是前世本来就居住在苦难之中。
我问天,是否可以让我做个小主宰。
可是天也愚钝无言。
才华多病,忧愁更是多。
更怕神仙多磨难,佛多劫难,魔多祸患。

注释

  • 卷帘:拉起窗帘,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
  • 黄花瘦:指菊花,常用来象征孤独和忧愁。
  • 西风:秋风,象征着凉意和凋零。
  • :影子,暗指孤独的状态。
  • 奈何天:感叹命运的无奈。
  • 痴无语:指上天愚钝,无言以对。
  • 多才多病:才华出众却多病缠身,象征才华与苦难并存。

典故解析

  • 奈何天:出自《红楼梦》中,表示对命运的无奈。
  • 神仙、佛、魔:象征不同的命运和遭遇,常在古诗中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42-1916),字子骏,号云山,清末民初诗人,著名的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的诗作多关注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末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虞美人七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秋风中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开篇提及“卷帘未抵黄花瘦”,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黄花的瘦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接着,诗人以“已怕西风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恐惧,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凋零。

“此生除影有谁怜”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除了自己的影子,似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怜惜他的心情。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凉,仿佛在呼喊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问天可作些儿主”是诗人对命运的不满与反抗,他渴望掌控自己的命运,却又发现上天对此无动于衷,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愤懑。接下来的“多才多病更愁多”,深刻揭示了才华与苦难的辩证关系,诗人面临着才华带来的痛苦与困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个人的情感经历反映出更广泛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卷帘未抵黄花瘦:窗帘尚未拉起,黄花已经显得瘦弱,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2. 已怕西风透:已经害怕秋风的侵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凋零。
  3. 此生除影有谁怜:一生只有自己的影子,感叹无人怜惜的孤独。
  4. 只算前身原住奈何天:前世的身份注定了今生的苦难,命运无奈。
  5. 问天可作些儿主:向天发问,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6. 天也痴无语:上天愚钝无言,对人的苦闷漠不关心。
  7. 多才多病更愁多:才华横溢却多病缠身,忧愁加重。
  8. 多恐神仙多劫佛多魔:对神仙的磨难、佛的劫难、魔的祸患的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黄花瘦”比喻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多才多病”“多恐神仙多劫佛多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奈的感叹,对孤独与苦难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诗人在才华与病痛之间的挣扎,揭示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韧,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黄花:象征孤独、凋零与美好事物的脆弱。
  2.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3. :象征孤独与自我反思。
  4. :象征命运与无常。
  5. 神仙、佛、魔:象征不同的命运遭遇,反映对人生的复杂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卷帘未抵黄花瘦”意指什么?

    • A. 黄花盛开
    • B. 黄花凋零
    • C. 窗帘拉开
  2. 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无奈
    • C. 满足
  3. “多才多病”中“多病”指的是:

    • A. 身体的疾病
    • B. 精神上的痛苦
    • C. 都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山中杂诗》 vs 《虞美人七首 其三》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但《山中杂诗》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虞美人七首 其三》则聚焦于个人的情感与命运的挣扎。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蒋敦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