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读圣陶先生《兰陵王》》
时间: 2025-01-27 03:25: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陵调侧情凄戚。似听山阳笛。
相逢八桂战尘昏。长忆灯前如对万花春。
固穷肯受嗟来食。志行坚如铁。
东郊何日访遗茔。尽把雄飞世景告英灵。
白话文翻译:
兰陵的曲调中透露出凄凉的情感,仿佛能听到山阳的笛声。
在战乱尘埃中,八桂树下的重逢令人感慨,常常回忆起灯下的时光,仿佛与万花春相对。
即使身处贫穷,仍然甘愿接受施舍,志向和品行却如钢铁般坚韧。
东郊的遗墓何时才能拜访?希望能向逝去的英灵诉说这世间的壮丽景色。
注释:
- 兰陵调:古乐曲,常用来表达情感,借指忧伤的音乐。
- 山阳笛:指山阳地区的笛声,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八桂:指桂树,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故乡的情感。
- 嗟来食:比喻对施舍的接受,强调贫穷与坚韧的对比。
- 遗茔:指逝去的人的墓地,表达对故人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钟敬文,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后参与新文化运动。他的诗风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动荡的年代,社会变革与战争交织,诗人通过对音乐、景物的描写,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逝去英雄的追思。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 读圣陶先生《兰陵王》》在形式上继承了古词的韵律与风格,而内容则融合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体情感的抒发。诗的开头以“兰陵调”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用“似听山阳笛”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和怀旧情绪。通过“相逢八桂战尘昏”一句,诗人将历史与个人生活交织,感受到战乱中的无奈与感慨。
在回忆中,诗人以“灯前如对万花春”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固穷肯受嗟来食”,在贫困中依然坚守理想,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体意志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以“东郊何日访遗茔”表达对历史英雄的追思,渴望向逝去的灵魂诉说世间的壮丽,流露出对历史的敬重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陵调侧情凄戚:开篇直接点明音乐的情感基调,表露出一种伤感。
- 似听山阳笛:通过听觉的意象,引入进一步的怀念与孤独。
- 相逢八桂战尘昏:描绘在战乱中重逢的情景,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 长忆灯前如对万花春: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固穷肯受嗟来食:强调虽然生活贫困,心志依旧坚韧。
- 志行坚如铁:表明个人信念的坚定与不屈。
- 东郊何日访遗茔: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
- 尽把雄飞世景告英灵:希望能向逝去的英雄诉说世间的变化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志行坚如铁”,通过比喻强调坚韧的意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与平衡,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既有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个人理想的坚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陵调:象征着美好而又悲伤的情感。
- 山阳笛:孤独与离别的象征。
- 八桂:美好回忆的象征。
- 灯前:温暖与亲密的象征。
- 遗茔:历史与追思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虞美人》中的“兰陵调”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音乐风格
C. 一种舞蹈 -
诗中提到的“嗟来食”是指什么?
A. 施舍
B. 美食
C. 贫困 -
诗人对“英灵”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忘却
B. 追思与敬仰
C. 轻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钟敬文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钟敬文更多地关注历史背景与个人命运的结合,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词概论》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钟敬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