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过青驼寺感旧寄示冒子青》

时间: 2025-01-27 03:23:54

鲁山更比吴山翠,路入青驼寺。

乱峰怪石甃围墙,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

当初有个卿家燕,与汝天涯见。

晓风残月忆从前,不道因循过了十馀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鲁山更比吴山翠,
路入青驼寺。
乱峰怪石甃围墙,
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
当初有个卿家燕,
与汝天涯见。
晓风残月忆从前,
不道因循过了十馀年。

白话文翻译:

鲁山比吴山更加青翠,
道路通向青驼寺。
四周的山峰和怪石围成墙,
墙内人家一半传来枣花的香气。
当初有一只燕子,
曾与你在天涯相见。
晨风和残月让我怀念从前,
不知不觉已过去十多年。

注释:

  • 鲁山:指鲁山,位于今河南省,山势青翠。
  • 吴山:指吴山,位于今浙江省,常以其秀丽的景色闻名。
  • 青驼寺:寺庙名,可能是诗人曾经游览的地方。
  • 卿家燕:指的是特定的燕子,象征着曾经的友人或恋人。
  • 晓风残月:清晨的风和残留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仲明,号豫山,晚号湘隐。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深邃,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维崧游历青驼寺时,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虞美人 过青驼寺感旧寄示冒子青》是陈维崧的一首怀旧之作,以清新的自然景象映衬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以“鲁山更比吴山翠”引入,展现了诗人游历时的自然美景,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鲁山的青翠,也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了基础。

随着诗句的展开,青驼寺的环境描绘逐渐深入,尤其是“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气息,也引发了作者对往昔的回忆。这里的“卿家燕”更是点明了诗人心中那段曾经的情感,燕子既是自然的信使,也象征着失去的青春与过往。

最后两句“晓风残月忆从前,不道因循过了十馀年”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追忆交织,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思考。整首诗在清丽的景致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使人产生共鸣,令人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鲁山更比吴山翠:通过对比两山的青翠,突显鲁山的美丽,暗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路入青驼寺:描绘了通往青驼寺的道路,暗示旅途的开始。
  3. 乱峰怪石甃围墙:形象地表现了寺庙的环境,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4. 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生动呈现了春天的气息,带给人温暖的感觉。
  5. 当初有个卿家燕:转向对过去的回忆,燕子象征着曾经的恋情。
  6. 与汝天涯见:表达了对曾经相聚的怀念,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7. 晓风残月忆从前:晨风与残月引发了诗人的思念,情感愈加浓厚。
  8. 不道因循过了十馀年:感慨时间流逝,表现出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对比:鲁山与吴山的比较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 意象:燕子、枣花、晓风、残月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怀旧的氛围。
  • 拟人:晓风和残月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鲁山: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 青驼寺:代表着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 燕子:象征着青春的回忆与失去的爱。
  • 晓风残月:营造出一种宁静、怀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秋天
  2. “卿家燕”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失去的爱情
    • C. 时光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晓风残月”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怀念
    • C. 忧愁
    • D. 愤怒

答案:

  1. C. 春天
  2. B. 失去的爱情
  3.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陈维崧《虞美人》都有怀旧的主题,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陈维崧则结合自然景观与个人记忆,展现出一种更为宽广的情感视角。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