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涧先生归几时,南溪如泛未传诗。君行为我殷勤录,并问茶山僧乞碑。
白话文翻译:
南涧先生何时归来,南溪之行如同泛舟却未留下诗篇。您此行请为我详细记录,并代我向茶山僧人请求碑文。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涧先生:指某位隐居或游历于南涧的学者或文人。
- 南溪:地名,可能指某条溪流或其附近地区。
- 如泛:如同泛舟,形容行动或经历。
- 殷勤录:详细而周到地记录。
- 茶山僧:居住在茶山的僧人。
- 乞碑:请求碑文,可能指请求书写或获取某块石碑上的文字。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乞碑”可能暗示了对古代碑文的尊重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赵蕃委托友人入城时,代为记录南涧先生的归期及南溪之行的诗作,并请求友人代为向茶山僧人索取碑文。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南涧先生归几时”和“南溪如泛未传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期的关切以及对南溪之行诗作的期待。后两句“君行为我殷勤录,并问茶山僧乞碑”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与依赖,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和文化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涧先生归几时”:询问南涧先生的归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 “南溪如泛未传诗”:形容南溪之行如同泛舟,但未留下诗篇,暗示了对诗作的期待。
- “君行为我殷勤录”:请求友人详细记录此行所见所闻,体现了对友人的信任。
- “并问茶山僧乞碑”:进一步请求友人代为向茶山僧人索取碑文,显示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南溪如泛”用泛舟比喻南溪之行,形象生动。
- 请求:通过“殷勤录”和“乞碑”表达了对友人的依赖和对文化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和文化传承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诗作的期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涧:隐逸之地,象征宁静与超脱。
- 南溪:自然之景,象征诗意与灵感。
- 茶山僧:文化传承者,象征智慧与书法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涧先生”指的是什么? A. 一位隐居的学者 B. 一条溪流 C. 一座山 答案:A
-
“南溪如泛未传诗”中的“如泛”是什么意思? A. 如同泛舟 B. 如同泛滥 C. 如同泛光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乞碑”是指什么? A. 请求碑文 B. 乞讨食物 C. 乞求帮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寄韩仲止》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等,展现不同朝代文人的自然观和隐逸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了解宋代诗歌的整体风貌和赵蕃的诗作。
- 《赵蕃诗集》:深入阅读赵蕃的诗作,理解其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